-1-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目的a)证实QMS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b)为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提供信息。2、范围与对象a)范围:QMS全部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b)对象:过程能力,即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注意:不是过程的结果)3、要求a)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进行监视,可行时进行测量;b)根据过程输出的结果和对达到预定目标的情况的监视和测量,评价每一个过程是否具备持续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c)当未达到所策划的结果(预期目标)时,须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4、方法过程的不同,要求达到所策划结果(预期目标)的过程能力也不尽相同,应根据过程和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监视方法ISO/T176/SC2/N526R文件:监视:•观察、监督、随时评审;•按时间间隔进行测量/检测,尤其是出于规范或控制目的。测量:通过应用一些已知大小,或容量的物体,或与一些固定单位进行比较,明确或确定某些事物的空间大小或数量。常用方法:•观察•监督•检查;•评审;•考核;•审核;•测量(当过程监视对象—过程能力可以测量时);-2-•顾客满意调查;•统计技术应用。5、监视和测量证据a)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b)未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6、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策划根据QMS和产品的特点、职能分配和管理的不同,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策划,包括:a)每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点;b)每个过程监视和测量的项目及其目标;c)每个过程监视和测量使用的方法;d)每个过程监视和测量实施的频次(应能证实过程是否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的方法);e)记录要求;f)监视和测量结果信息的传递方式;g)职责分配•实施监视和测量的部门/人员(通常为该过程/活动的主管职能部门)的职责。•监视和测量结果信息接收部门/人员(通常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7、制造业组织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策划示例(见表1)表1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示例过程子过程及涉及标准要求预期目标项目目标管理活动职责、权限和沟通5.5高效率、有效的管理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分配合理;管理职责的落实与效果沟通情况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效果质量目标制定与实施5.4.1质量目标设置是否完善、合理,具有可测量性质量目标是否结合各自职责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层次质量目标是否按策划结果定期考核测量未实现质量目标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5.6管理评审是否按规定实施管理评审输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改进建议管理评审输出有无改进决定改进决定是否执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6.2人力资源配备、人员能力及培训满足需求各岗位人员配备率各岗位人员胜任率岗位人员培训计划完成率方法频次实施部门记录接收部门日常工作检查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最咼官理者管理者代表内审、管理评审查组织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查各职能部门和层次的质量目标查质量目标考核测量记录质量管理部门查相关纠正措施实施记录查管理评审计划与记录1年/次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最高管理者查管理评审输入资料查管理评审报告/输出资料查改进措施实施及其有效性评价记录岗位配备人数X100%岗位定员人数人事管理部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各类人员业绩考核岗位能力考核:岗位胜任人数X100%岗位配备人数查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3-表1(续)-4-过程子过程及涉及标准要求预期目标项目目标方法频次实施部门记录接收部门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6.2人力资源配备、人员能力及培训满足需求岗位人员培训计划完成率培训实施次数xlOO%培训计划次数参加培训人次X100%应参加培训人次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率/培训有效率查培训有效性评价记录:培训合格人次X100%培训总人次基础设施管理6.3基础设施提供满足QMS有效运行和产品过程的需求基础设施/设备配置率实际配置数X100%应配置数基础设施管理部门设备完好率查日常设备完好检查记录:设备完好台数X100%设备总台数设备运转率设备开工时间设备故障停机时间X100%开工时间表1(续)-5-工作环境管理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