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森。文章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作家用极其朴实平和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我”和爱尔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2、懂得课文记述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生活习性和小狮子和“我”的亲密关系。4、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第1页共17页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摘录,自己阅读,互相协作,大胆交流,独立体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小狮子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小狮子爱尔莎的?(出生----成长----回归)二、学习“成长”部分1、轻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想爱尔莎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2、学生反馈3、在学生汇报中品词析句,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4、朗读感悟,适时评价第2页共17页过渡:既然作者和爱尔莎的感情这么深厚的感情,,最后为什么还要把它送回大自然呢?三、学习“送回大自然”部分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自由朗读课文7--11自然段,说说作者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我为爱尔莎做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我”和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用“”画出。2、小组汇报交流3、指导朗读,相机板书4、教师小结(观看视频)升华感情四、拓展延伸(选一题)1、发挥想象,编写小故事如“与爱尔莎在河边嬉戏”、“爱尔莎发兽后的反悔”、“爱尔莎恋恋不舍地离去”2、说一说、写一写你与小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五、板书设计“我”关心照顾爱尔莎顽皮恋恋不舍可爱感情深厚勇敢教学反思:第3页共17页学习本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重点感受“我”和小狮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肝、糙、犀、耷、恕、恋”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3.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深厚的感情。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深厚的感情。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让学生从课外读物或上网了解有关狮子的知识。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师: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是一种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下面我第4页共17页们来看一组狮子捕食的镜头。(出现狮子围猎捕食动态画面。)可今天我们学习的《小狮子爱尔莎》这篇课文中的狮子爱尔莎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甚至最后与作者达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快来认识认识它吧!2、板书课题,自由提问。师挑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画出不懂的地方。3、检查生字、词语、读书情况:(1)注意区分难读字和形近字。如:“糙”是平舌音,“恕”和“恋”是形近字。(2)理解词语:扑腾、乳牙、垂头丧气、九霄云外、恋恋不舍。(3)说说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