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题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国内研究现况:国内对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培育路径并未有太多研究,但是对于文化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文化价值观是一群人认为有益的、正确的或有价值的信条或特点。这是一个受年代作用的概念,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而价值观的确立,属于自然人本身的认可和衡量,一个人经历的年代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文化价值观也是一样。目前对本课题的研究集中在意识形态、舆论控制与引导等切入点上,亦有地域之间、学科之间等比较研究的方式,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同时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探讨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比如利用霍夫斯泰德的VSM08模型进行交叉比较。国外研究现况:美国学者罗基切(M.Rokeach)定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Parsons,Shils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集体取向和社会取向价值观。Klukhohn,Strodtbeck把价值观分为人类本性(好—坏)、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奴仆—主人)、时间(过去—未来)、活动(现存—行动)、关系(线状关系—个人主义)五种价值取向。通过探讨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研究者可以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许多研究者都推崇RVS价值观问卷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理论意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信息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广度和实效性都大大加强了,它赋予了更多的人更便捷的的发言权利,人们获取信息(包括有选择和非选择性的)成本越来越低,各类“意见领袖”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类网络热词、流行语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受到剧烈的影响。正确把握和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将有助于高校与时俱进调整文化价值观教育模式,有助于社会理解和接纳大学生群体。实际意义: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自媒体时代下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新的信息发布方式以及由此新方式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对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将产生巨大影响,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思想、情感、观念的对话交流与沟通,探寻了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真实精神心理状态,通过合理合适的教育手段,帮助其排除虚假的、低俗的,带诱导性的自媒体宣传,锻炼大学生通过冷静观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对于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一、基本内容:1.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特点自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之处在于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自媒体的特性与大学生追求信息获取的多样性、高自由度、易获取性高度契合,使其在诞生之初就俘获了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迅速成为自媒体最大的使用人群和受众。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鲜明呈现了三个特点:呈现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参与的主体性与价值选择的新异性。2.自媒体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现今情况下,自媒体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一方面,自媒体正能量的内容激励了青少年自我价值的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不仅强化了大学生自我价值选择和认同感,同时其积极向上的内容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但同时,由于自媒体的高自由度,经过初期的野蛮生长,自媒体内容良莠不齐,大量充斥女权主义、逆向种族主义、公知大V“双标”言论等不良信息,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接受境外敌对势力指挥,发布反动文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同时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时期,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也未完全定型,还缺乏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再加上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勇于质疑权威,容易对所谓“真相”、“历史揭秘”产生兴趣,对谣言、垃圾信息来者不拒,造成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和扭曲,比如近些年出现的“精日”言论、“许某馨”等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还有一些自媒体受资本控制,宣扬消费主义、低俗娱乐内容,扭曲了大学生的消费观,降低了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