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教学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当前社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虽然学生已有一定的意识,但总体观念淡薄,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故需在行动上要进一步引导和落实。2、学生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尤其要明确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升华思想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三、综合设计思路1、故事导入:某校学生来到一展览馆看濒危动物展览,当他们看到地球上许多珍稀动物因人类滥捕滥杀、生态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时,心情十分沉重。在一扇木门前,导游告诉同学们,这里面关着世界上最需要拯救的濒危动物,并请大家猜猜是什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言,猜什么的都有,而导游却频频摇头。究竟是什么呢?木门打开,对着同学们的是一面镜子。同学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而陷入沉思……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为什么濒危动物会是人类自己?此后果能否避免?2、材料透视: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A、人口爆炸图、素质不高图及相关数据(附录11)。随着画面的推进,再配以音乐和解说,让学生进入角色,感染情绪。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重要国情之一)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B、资源现状的图片与数据(附录12),说明既“大”又“小”;联系生活中停水、停电的困扰进一步说明我国社会又一大极为严重的问题——资源问题。我国资源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科学合理,资源浪费大)C、利用学生熟悉的一首唐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配合环境问题典型图片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我国环境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的表现: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等。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3、生活放大镜:让学生谈谈平时看到或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类似情况,说说这些现状的危害。老师举例:98洪灾、沙尘暴等发生的对人类造成的生存威胁。说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就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以求从反面对学生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4、漫画续写:《地球的叹息》(附录14)第一声叹息:“唉,我的头发!”第二声叹息:“唉,我已不堪重负!”第三声叹息:“咳,咳!唉,我喘不过气来!”(1)地球的三声叹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因为人们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人口问题;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2)展开你的想象,你认为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是什么?5、出谋划策: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停格这三幅典型漫画,让学生分角色探究对策。全班分四大组即人口组、资源组、环境组及综合组(如何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寻求对策,说明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得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6、政策大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