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教案【目标要求】1.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A)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B)3.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4.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认识元素周期律。(B)5.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B)6.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B)7.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A)8.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AⅠ)说明:1.认知性考查要求的水平层次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2.技能性考查要求的水平层次a.初步学习、模仿b.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c.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3.体验性考查要求的水平层次Ⅰ.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Ⅱ.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Ⅲ.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基础回顾】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的和核外的的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质子带个单位,中子呈电。因此,核电荷数由数决定。等量关系:核电荷数(Z)=数=数=数。2.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和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数值,叫做质量数。和量关系:质量数(A)=+如则16表示,32表示。3.具有相同的(即)的同一类原子叫元素。4.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和的中子数的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15.写出1—18号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电子层(从里到外依次为K层、L层、M层)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首先,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即K层为个,L层个,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个),第三,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个。7.能量最低原理,就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往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高的电子层里。8.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氢离子硫氮氯离子磷碳钠离子。二、元素周期律9.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必然结果。10.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性质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碱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程度、稳定性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半径1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1)金属性越强,则:①单质还原性_____②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能力_____③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______(2)非金属性越强,则:①单质氧化性____②越____与氢气化合③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____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21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13.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14.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随核电荷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表现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酸性逐渐;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15.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