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的形成同步练习(三)1.由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是:()A、风浪B、潮汐C、洋流D、海啸2.下列岛屿中主要由火山作用形成的是()A、台湾岛B、崇明岛C、夏威夷群岛D、日本群岛3.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的喷发只会形成高大的火山B.东非大裂谷属于向斜形成的谷地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才能形成块状山和高大山脉D.汾河谷地、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4.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搬运作用B.侵蚀作用C.变质作用D.地壳运动5.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6.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路线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B.成本高C.最大限制坡度大D.工程量大答案:1.D2.C3.D4.B5.A6.A第2套1.以下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熔岩喷出地表,都能形成火山B.火山爆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C.火山就是指火山锥D.我国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口积水而成2.下列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是()A.意大利苏威火山B.日本富士山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D.夏威夷群岛的火山3.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为了通过更多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4.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5.建国后,我国在西藏地区首先发展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而没有发展铁路的原因是()A.西藏人口少,不需要运量大的铁路B.公路比铁路造价低,建造难度小C.公路比铁路灵活,可以“从门到门”D.公路比铁路运量大,效率高6.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路线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B.地形因素B.成本高C.最大限制坡度大D.工程量大答案:1.A2.B3.A4.B5B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