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知识小品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对仗及声律美”的特点和诵读春联的好处。全文中心突出,结构分明。为学生进行美文诵读、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二)教学对象分析大庆地区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在网络上搜集资料,但是,如果要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平台拓展、练习操作时,就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网络课,因为需要人机交互,拓展延伸,所以应在网络教室环境下授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理解文中春联的意思。(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春联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祝愿,并借助网络,搜集一些常用春联,及春联的知识、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分层次练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声律美,通过拓展积累春联,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理解文中春联的意思。(二)难点:用心爱心专心1感受声律及对仗,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示)(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整合点分析(一)引春联激趣导入教学内容(一)再现佳节创设氛围1.先用喜庆的乐曲与欢庆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新春佳节的氛围中。2.导语:同学们,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你们都看了吗?想重温一下各地主持人《献春联》这一精彩的瞬间媒体的形式及内容利用图片,配合音频、视频,再现春节喜庆祥和的情景。利用电脑、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到的春联。用心爱心专心整合点教学流程音乐导入、视频演示、引春联引春联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汇报春联品春联品春联精读感悟精读感悟品意境品特点品韵律戏对联戏对联游戏实践游戏实践贴对联图片展示、图文并茂;文字有机排列、变色;音频互动FLASH课件在线贴春联有梯度的网络平台练习赏对联赏对联课外延展课外延展知识宫百花园名联坊预置知识宫、百花园和名联坊,提供量信息供学生自主选择。整合点一整合点二整合点三作业坊作业坊自主选择自主选择分层设计作业提供相关春联网站创新联2信息技术应用吗?3.教师播放“主持人送春联”的视频,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二)汇报春联诵读入境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春联并朗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学生实际生活与文本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很难马上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在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媒体支撑,播放喜庆的音乐及《献春联》的视频,创设情境,很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外,让学生通过媒体,汇报课前搜集的春联,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献春联》视频学生汇报春联让学生进入情境,创设出浓浓的喜庆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潜能和学习欲望。(二)品春联精读感悟教学内容(一)春联的内容1.初读全文,了解内容。2.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课文。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画出春联的内容。3.谁来把你找到的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4.品一品环节媒体的形式及内容1.图片配合对联展示,强调重点词。2.出示春联排列组图,变色品特点。3.配乐朗诵品韵律。图文并茂品意境用心爱心专心3品一品分为品意境、品特点、品韵律。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1)先感知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从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这样学生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再进行想象和朗读。(2)梳理出“抓重点词进行品读想象”的方法后,组织学生观看图片,依据方法自学其余4幅春联,自读自悟,了解内容,感受春联描写的意境。思考:①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②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