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I、学习目标1、知道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差异2、知道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发展过程,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意义和常用方法。3、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意义和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基团(官能团)。4、知道有机化学方程式与反应机理的关系,知道研究反应机理的常用手段,了解甲烷卤代反应、酯化反应、酯水解反应的机理。II、知识与技能一、有机物组成的研究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一般测定方法——燃烧法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N→_________;Cl→_________。若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要判断是否含氧元素,可首先求出CO2和H2O中的C、H两元素质量和,再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否则有机物组成中含氧元素。2、其它常见的元素测定方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①钠融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氮、氯、溴、硫等元素②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③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早由___________于1831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采用高氯酸镁和____________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吸收前后的____________获得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氢和碳的质量分数。用_____________法可定性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在氮.氯.溴.硫等元素。用________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科学家主要通过“基团理论”和现代化学测定方法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1、基团理论:1838年,李比烯提出了“基”的定义(见教材P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比烯的“基团理论”虽然存在不少缺陷,但其开拓性的工作,引导后人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现在人们认识到,有机物中不同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研究有机物结构时可先研究其所具有的基团,常见的基团有:羟基、醛基、羧基、氨基、硝基等。【练习2】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理论是由_______率先提出来的。请写出下列常见基团的结构式:羟基______________,醛基____________,羧基______________,氨基____________甲基_____________。分别写出羟基和氢氧根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3】有机化合物HCOHO中不含有的基团是()A.醛基B.羧基C.羟基D.烃基2、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等。【练习4】核磁共振谱(N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等性氢原子在N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氢原子数成正比,如:CH3CHO分子中的NMR谱有两个峰,其强度之比是3:1(1)某分子式为C2H6O的化合物,若它的NMR谱中有三个不同的峰,且其强度之比为3:2:1,则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它的NMR谱中只有一个特征峰,则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简式为CH3CH2Cl的化合物,它的NMR谱中有________个不同的峰,其强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手性分子①定义: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叠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如:丙氨酸分子有A和B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互为镜像且不能重叠,称为___________;与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_____②意义:具有神奇的光学特性【练习5】当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所连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此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往往具有旋光性,存在对映异构体,如等,下列化合物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