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六国论(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六国论(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1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六国论(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2.检查背诵。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3.总结(1)相同点: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2)不同点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三、布置作业1.进一步落实背诵。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六国论(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