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专题辅导教案VIP免费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专题辅导教案_第1页
1/5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专题辅导教案_第2页
2/5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专题辅导教案_第3页
3/5
【专题十二】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一、高考化学历史人物与贡献1.1938年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2.1771年舍勒(Scheele,1742—1786)、普利斯特里(Priestley,1733—1804)发现氧3.1774年瑞典舍勒发现氯4.俄国化学家盖斯总结热效应盖斯定律5.1777年法国拉瓦锡(1743—1794)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6.1778年拉瓦锡建立燃烧的新理论8.1914年德国化学家雷兹·哈伯用氮气和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气9.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发现体系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10.1919年国际化学会联盟改组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简IUPAC11.1800年发明电池(意大利伏特)12.道尔顿(Dalton,1766-1844)提出原子学说13.1807年戴维(Davy,1778-1829)用电解法首次制得金属钾和钠14.贝采里乌斯(berzelius,1779--1849)对化学基本定律的证明15.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现不同物质却具有相同的分子式16.1828年德国维勒(Wohler,1800--1882)合成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线,动摇了生命力学说17.德国李比希建立有机物中碳氢定量分析法并提出取代学说18.1832年李比希、武勒提出“基”的概念19.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20.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21.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在研究氢原子光谱时,引入量子论观点22.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设计了夸克模型23.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DDT24.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式25.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TNT炸药和雷管2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Mehgegeeb,1834--1907)发现元素周期律27.瑞典阿仑尼乌斯(Aeehenius,1859--1927)提出电离学说28.法国勒沙特列提出了关于平衡移动的勒沙特列原理29、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30、美国化学家科里创立了有机化学合成的“逆合成分析理论”二、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2.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平衡内外压强)。3.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如何证明SO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沉淀剂),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4.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1出,重复2~3次即可。5.如何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6.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用洁净的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7.渗析操作: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将及时更换蒸馏水。8.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9.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10.装置气密性检查:(1)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一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启普发生器型装置。关闭导气管出口,往球形漏斗(长颈漏斗)中加水,加适量水后,若球形漏斗(长颈漏斗)和容器中形成液面差,而且液面差不会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1.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专题辅导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