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教学案长效10世界现代经济【热点常备考纲】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世界现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经济思想与政策)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热点考点重点】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苏联工业化。(4)苏联农业集体化。(5)赫鲁晓夫改革。(6)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特点)。(2)罗斯福新政(措施、影响)。(3)二战后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经济策略。(4)福利国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2)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从欧共体到欧盟、亚太经合组织。(4)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热点考点重组】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世界现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经济思想与政策)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恢复农业、工业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热点高考真题】01.(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02.(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0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2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04.(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