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认识秋天的特点,练习对对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的意境。2、通过朗读认识秋天的特点,练习对对子。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课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句子测读。二、学习新课1、自由读课文,谈谈对课文的理解。2、自由汇报:(1)谈不理解的问题。(生可以自由解决,不会的老师可以帮助。)(2)谈一谈读懂的内容。(师相机引导朗读)①八月天凉,太阳不再炎热。a、哪些东西让人感觉天凉了?b、这样的天气让人感觉怎样?c、对,这么舒服的天气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朗读。(轻松、欢快)d、请大家带着欢快,用轻松的口气读:“八月……”②九月丰收了。a、什么丰收了?b、(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大家的心情如何?c、对,老师的心中也充满了欢乐,请大家读出丰收的喜悦与幸福。③十月花开枫红雁飞。a、(出示图片)看到这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可爱的大雁,大家想想怎么填下面这道练习。多么()的景色啊!b、这样的景色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朗读?c、请大家读出向往与喜爱。3、理解对偶。(1)出示对子:天转凉,风变爽。天对风转凉对变爽(2)自由读,再找出其他的对子。鱼虾对(瓜果)肥对(香)枫叶对(菊花)红对(黄)(3)实践学习:望眼窗外,找找--①秋天还美在哪?天蓝云飘树叶黄小草枯……②说几个对子。三、巩固练习:1、自由诵读诗歌,能背的予以背诵。2、读《落叶》(1)自由读后了解文意。(2)有感情地朗读。四、全课总结1、谈秋天:联系生活,说说身边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可以从树木、花草、水果、蔬菜、庄稼、田野、衣着、天气等方面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之情。2、赞秋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赞美。可选择唱歌、跳舞、画画、朗诵、表演、猜谜等方式。3、布置教室:用秋天的画和你们采集的“秋天”来布置教室。五、布置作业画一画秋天。六、板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书写7个生字,并理解重点是“转”和“黄”的笔画;且会认13个字。老师指导朗读后,引导学生练习背诵,分析理解课文,并通过诗歌掌握秋天特点。课上我多次放手,让学生多种形式读、互读、互学等,把自主权交给他们,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尤其是对生朗读进行评价环节,不仅是个性的展示,而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真正做到了把自主权还给学生。部分学生仍然读得不够理想,感情上不来,我想这还需要更好的引导,板书设计可再新颖些,可加些图片,符合低年级的心理。八月:天凉、风爽、蟋蟀唱秋天到九月:鱼虾、瓜果、田野黄美十月:枫叶、菊花、大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