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届高三语文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VIP免费

2011届高三语文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1/18
2011届高三语文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2/18
2011届高三语文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3/18
2011届高三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活动一:自主研习一、考点阐释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2010江苏《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二、典型例题(友情提醒: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加以归纳)1、而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⑺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⑻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2、何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⑶疑问代词。其中⑴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⑵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⑶作定语,可译为“什么”。⑷⑸疑问副词。其中⑷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⑹-⑻【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⑼【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3、乃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⑶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⑷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⑹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⑷副词。其中⑴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⑵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⑶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⑷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⑸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⑹【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4、其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⑷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⑸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⑹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⑻与尔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届高三语文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