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基础知识第一页,共五十六页。质量(Quality)与质量管理(QM)•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第二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1962年,日本首创了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1976年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中国QC小组的发展:1978-1979试点阶段1980-1985推广阶段1986-1997发展阶段1998-至今深化阶段第三页,共五十六页。国际QC小组的发展动向•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第四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定义•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的小组。第五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性质•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的产物。第六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性质•QC小组重在管理管理的目的——有效性、效率•QC小组重在团队精神沟通、高效、团结协作、统一思想•QC小组重在改进第七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特点•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第八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宗旨•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第九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的管理•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第十页,共五十六页。组建QC小组的原则和程序•原则: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程序:自下而上至上而下上下结合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是一个小公司•人数:3~10人,宜少不宜多。•人员组成★最基本的组成方法在第一线的现场,担当同类工作的人们。因此,原则上是现场组织的最小单位。以该现场的负责人为组长,全体部下为成员。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组建★现实的组成方法一般来讲,把在同一个现场从事同样工作的人集中起来很困难。◇一个小组5名~7名成员是比较恰当的,应尽量考虑工作的类似性、关联性保证由2~3名以上。◇刚开始时最好尽量由工作内容相同的人员组成。◇如果工作现场人员过多,最好对小组进行分割,以较少的成员解决大量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体验当组长的经历。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组长职责与要求组长基本职责:是组织、领导QC小组有效地开展活动•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小组活动•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组长的要求•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业务知识丰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成员要求•按计划,按时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不满足于当好QC小组成员,努力成为企业中不断改进的积极分子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解决型•现场型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选题范围•服务型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攻关型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管理型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课题类型创新型课题QC小组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QC小组的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中涉及的技术有两方面:一个是专业技术,就是要解决的这个问题属于什么专业范围,就需要这个专业的技术;另一个方面是管理技术,就是QC小组活动的程序、方法和技巧。专业技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