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2022年6月22日第一页,共五十一页。ICU第二页,共五十一页。ICU有调查说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感到痛苦,>70%的患者在ICU期间存在焦虑与躁动第三页,共五十一页。ICU内外科和创伤患者无论休息或接受日常护理〔翻身、吸痰等〕时,经常经历疼痛(B级)成人ICU中操作性疼痛甚为常见(B级)2022美国IPAD指南第四页,共五十一页。推荐意见1:镇痛和镇静治疗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局部(B级)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指导意见第五页,共五十一页。优先给予患者充分的镇痛治疗!!ICU病人的各种疼痛时造成其焦虑和躁动的主要原因,以镇痛为根底有利于合理适度镇静,有效降低ICU患者焦虑、躁动和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不良感受;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节省医疗费用〔?重症医学-2022?〕2022美国IPAD指南第六页,共五十一页。疼痛仍是ICU病人最常见不良主诉,并成为ICU患者的主要应激因素对疼痛控制重视缺乏,ICU普遍存在;经历中到重度疼痛患者比例超过50%,即使再认知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患者仍感受到疼痛法国一项针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接受恰当镇痛比例低于25%镇痛现状第七页,共五十一页。Pain评估〔监测〕:常规!有规律重复进行1.病人主诉2.评分系统第八页,共五十一页。较深镇静、麻醉或接受肌松情况下,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程度疼痛的相关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势〕与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变化也可反映疼痛的程度第九页,共五十一页。不提倡单独用生命体征〔或含生命体征的观察性疼痛尺度〕评估ICU患者的疼痛〔-2C〕;但生命体征可提示做进一步疼痛评估〔+2C〕对除脑外伤外的ICU患者、假设运动功能完善和具有可观察的行为、而又不能自我报告疼痛者,最有效和可靠的疼痛行为评估是:行为疼痛量表〔BPS〕和重症疼痛观察工具〔CPOT〕(B)2022美国IPAD指南第十页,共五十一页。面部表情重症疼痛观察工具〔CPOT〕身体动作肌肉紧张度呼吸机依从性每项指标评分范围:0~2分0分:完全没有疼痛2分:极度疼痛行为疼痛量表〔BPS〕面部表情上肢运动呼吸机依从性每项指标评分范围:1~4分1分:没有疼痛4分:极度疼痛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Pain:治疗目标:病人舒适无痛应考虑病人对镇痛药耐受性的个体差异,为每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和镇痛目标〔C级,2006年〕治疗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1.阿片类:持续输注为佳!〔一线用药〕2.非阿片类中枢性:曲马多50~100mgiv/im3.NSAIDs:氟比洛芬酯50mgiv大于1min对乙酰氨基酚小于4g/天;有饮酒史或营养不良:小于2g/天4.局麻药物:主要是硬膜外镇痛,如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镇痛〔Analgesia〕一,非药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诱因去除二,药物预镇痛〔音乐疗法、放松〕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吗啡2~5mgiv,5~10mgim芬太尼25~100μg,iv/im或持续输注哌替啶〔度冷丁〕50mgiv/im,06年指南:不推荐重复使用镇痛〔Analgesia〕剂量、用法为我科经验,芬太尼持续输注[较多文献:0.1~0.4μg/(kg·h)],我科多与咪达唑仑联用〔常用方法:芬太尼0.1~0.3mg+咪达唑仑30mg+NS或5%GS至30ml,1~6ml/h〕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倍,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2倍;时相半衰期比芬太尼短7倍,蓄积危险性减少机械通气时:0.75~1μg/kg/h〔我们科:0.2~0.8μg/kg/h〕脱机:0.25~0.35μg/kg/h气管插管:单次0.15μg/kg〔90%有效〕镇痛〔Analgesia〕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瑞芬太尼:长时间给药或反复注射用药其代谢速度无变化,体内无蓄积;1分钟可达有效浓度,作用持续时间仅5~10分钟;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有研究报道:采用瑞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有78%可以配合神经系统检查初始剂量:0.1~0.15μg/kg/min,据情况以0.025μg/kg/min的速度进行调节,每两次调节之间至少间隔5分钟拔胸引管:0.5μg/kg——?重症医学—2022?镇痛〔Analgesia〕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阿片类:1.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成瘾2.胃肠蠕动减弱致便秘,并引起恶心、呕吐、肠绞痛及奥狄括约肌痉挛3.致组胺释放可能使敏感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