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理学疗法Brunnstrom疗法12/20/20241第一页,共六十四页。一、概述1、背景Brunnstrom技术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Brunnstrom在20世纪70年代综合临床观察和应用的根底上,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创立的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方法。12/20/20242第二页,共六十四页。2、定义Brunnstrom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响,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别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到达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12/20/20243第三页,共六十四页。二、常用反射及模式原始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腰反射同侧伸屈反射交叉伸屈反射屈曲回缩反射伤害性屈曲反射正、负支持反射12/20/20244第四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张力变化。12/20/20245第五页,共六十四页。12/20/20246第六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转向一侧时,出现同侧上下肢伸展和对侧上下肢屈曲反射。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张力变化。12/20/20247第七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仰卧时出现四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强,俯卧时出现四肢屈曲或屈肌肌张力增强〔如伸肌痉挛严重,可仅表现出伸肌肌张力略为降低〕。•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12/20/20248第八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肌张力,使肩外展90°并伴外旋,肘部和手指屈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如将人体悬吊起来,那么髋、膝不会完全伸直,但如让双脚紧贴地面,髋、膝就会完全伸直。12/20/20249第九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的角加速度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引起该反射,出现四肢反响,临床上称为保护性伸展反响。•向前摔倒时,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伸,下肢屈曲。•向后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直。•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下肢屈曲12/20/202410第十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紧张性腰反射紧张性腰反射是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的旋转、侧屈、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影响。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展。腰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12/20/202411第十一页,共六十四页。反射或者姿势表现紧张性颈反射(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颈部扭转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肌优势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颈屈曲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颈伸展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紧张性迷路反射(TLR)――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右扭转为例)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12/20/202412第十二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响•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12/20/202413第十三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交叉伸屈反射•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12/20/202414第十四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屈曲回缩反射•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表现为刺激伸趾肌可以引起伸趾肌、踝背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12/20/202415第十五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伤害性屈曲反射•肢体远端受到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12/20/202416第十六页,共六十四页。原始反射——正、负支持反射•正支持反射又称为磁反响,是指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