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盲人摸象(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授课周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墙”的笔顺。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出五个盲人争先恐后摸象的情景。重点学习生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的道理。难点学习生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执教者李凤霞教学过程一、看图创编故事,整体感知课文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能不能说一说?(放录像)现在,老师再带你们去看看大家,你要认真观察大象的腿、耳朵、尾巴和大象的背。2.(出示图)老师这有几幅漫画,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的画,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3.齐读课题:盲人摸象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范读课文,注意预习已经标记的会写的生字;2.自己读课文,遇到会写的生字,反复拼读;3.师生配合读课文,生读对话部分,师读旁白。三、认读会写的生字,熟悉会认的生字(一)认识会写的生字。1.以游戏的形式,出示生字卡片;(结合课件)大象从哪里出来?(动画:王宫。出示“宫”的生字卡片)五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哪里,觉得像什么?摸——象牙——棍子:出示“棍”的生字卡片。扯——象耳朵——大蒲扇:出示“扯”的生字卡片。摸——象腿——柱子:出示“柱”的生字卡片。摸——象肚子——墙:出示“墙”的生字卡片。抓——尾巴——绳子:出示“抓、绳”的生字卡片。2、小结本课会写的生字的特点:(1)“棍、扯、柱、墙、抓、绳”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形右声。(2)“棍、柱、墙、绳”都是表示物体名称的名词,而“扯、抓”是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是动词。3.集中学习会认的生字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思考盲人所说的话。(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盲人说的对不对?为什么不对?他们错在哪儿?(他们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就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大象的形态,所以就说错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看事物要看全面,不要只了解一点点,就轻易地下结论。)5.读字卡再认一类字(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创设情境,认读生字姥姥家的果园丰收了,想请我们去帮忙摘苹果,姥姥想考考我们,在每个苹果上贴上了生字。我们要给每个苹果找到朋友,两个好朋友摆在一个盘子里,真喜人啊!(执行、木棍、草地、柱子、说话、抓住、墙角、绳子)教学反思学生识字效果好,有的字靠动作就记住了,比如“摸、扯”同学记得牢。“墙”笔顺重点,有三名同学书写不对,其余都很好,课堂气氛活跃。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