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花开城关中心小学朱艳红如果你不爱孩子,那么班主任这个工作就太苦了。它不仅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而且它的烦琐、漫长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时隔两年,又回到班主任的岗位上,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从前,那时,我每天穿梭于一(2)班这群孩子当中,从生疏到亲密无间。我爱他们,但却受不了他们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不停地说话,称他们为“淘气的小麻雀”。这群“淘气的小麻雀”显然不喜欢被约束,整整一个学期,我完全没有办法像教上几届学生那样顺利地去上课,课堂上,翻开书本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要耗上十多分钟的时间好不容易让这边的学生把书举端正了,那边的书又连同人一块儿趴下了,讲话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好些钻到桌子底下打打闹闹,完全不怕老师的样子……我很诧异,因为在这之前,我自认为还算是一位比较“有办法”的老师,语文课上得也还算生动,可孩子们完全不领情。那些美好的语言、甜蜜的奖励在这些孩子面前显得是那么地无力。我开始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始硬着头皮充当起“法西斯”的角色,可能是演技不佳,每每冲孩子大声嚷嚷之后,没见到孩子们有多震撼,自己倒一次次地被自己给吓住了,就像《致青春》里的一句台词: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就算是这样,孩子们的进步也不大,咱们班的纪律在整个年级段里依然是最糟糕的,来上课的老师几乎都是皱着眉头离开的。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变得专注了,他们喜欢听我拿腔拿调地读课文,喜欢看我把每一篇课文都诠释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喜欢和我一起笑,一起闹。貌似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的时候,我的嗓子却越来越差了,每讲一句话都似乎耗尽了全身的元气,常常觉得身心疲惫。孩子们似乎也看出来了,一天午休的时候,我迟了几分钟进课堂,要是往日,班里肯定沸腾了,可那一天,班级里竟出奇地静,大家都在安静地看书,我一度以为自己走错班级了,直到询问了班长才知道大家是怕吵吵闹闹惹我生气,他们认为老师的嗓子是被气坏的,只有做乖孩子老师的嗓子才会好起来。在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瞬间长大了,变成了世界上最懂事的孩子,而我,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是啊,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是啊,“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这是对班主任工作最美的评价!其实,在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中谁都会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教育是孩子们自己渐进渐长的过程: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自我接纳。他们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但这“慢”绝不是为慢而慢,更不是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而是对成长的尊重!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花期或早或晚,我们要给予他开放所需要的条件,像我们的上通同学,就是班上一朵比较特别的花儿,天生智障,常人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他却学不到。我希望自己是所有教过他的老师中最懂他的所以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一起分享那些会跳舞的阿拉伯数字,一点一点,他慢慢克服了书写障碍。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上通同学在体育方面较有天赋,在班级跳绳比赛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获胜后流着热泪扑入我的怀中,“花儿”终于开放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常常反思自己:我懂班上的所有的“花儿”吗?我需要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养分,才能让他们更快地开花?我们要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入手,创造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们慢慢成长——期待“花”开,静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