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促进家园共育桃江县幼儿园贾海燕桃江县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是我县唯一一所县级公办园,也是第一所市级示范园。占地面积4535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多平方米。现开设10个教学班,入园幼儿350多人。近年来,我园在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努力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我们将尊重家长、保护家长权利放在首位,视家长为教育的合作伙伴,努力开发家长的潜能,并通过资讯与服务、沟通与交流、支持与参与的途径,改变以往家长被动配合幼儿园教育的局面,逐步确立了家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善于合作、互动,促进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成长。有了良好的家园关系,我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保教质量更趋完善,社会声誉稳步提高,辐射引领作用得以彰显。一、规范管理,确立交流机制我园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工作中,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管理理念和近五年的探索实践,根据家园共育工作的不同内容、性质和需要,先后建立建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家长行为规范》、《家长的义务与职责》、《家园联系常规工作管理制度》等各类工作制度,使家园共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家园共育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正常运转。同时,我们将家长和社区工作列入了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落实了岗位负责制,加强了专人管理的力度。为了让家长了解我园的办园理念和规章制度,在新生入园时我们通过发放资料和家长会,请专家来园讲座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宣传我园有关家园共育方面的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及对家长工作要求,使孩子一进入我园家长就成为了教育的合作伙伴。二、树立理念,建立交流平台1、园长和行政后勤人员深入接触家长,让家长倍感尊重和满足,为员工树立榜样园长亲自接待新生入园,初步了解新生家长的需求,奠定了家园沟通的基石;每天早、晚家长接送孩子时,肖园长都坚持站在园门口迎送幼儿、家长,值班行政在教学楼门口迎接,班级教师在教室门口迎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不定期接待家长来访;经常以抽查的方式与各班家长进行访谈,询问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满意程度,增进与家长的情感交流;重视家长提出的小事,洞察家长的需求,及时解决家长的困难。通过园长,家长窥一般而见全貌,感受到了尊重、关注、关怀,从而获得满足,成为幼儿园的忠实的信赖者、支持者和传播者。2、树立教职员工家园共育的思想。“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最精炼的涵盖了幼儿园工作的精髓。这不仅仅是指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服务对象的态度,也就是家长的态度,换句话说,家长对幼儿园态度(也就是“满意”或者“不满意”)直接决定幼儿园一切服务活动是否成功、是否有意义。身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因此对家长卑躬屈膝,但是,对家长的服务确实半点也不能马虎。“优质服务”理念一直是我园的优良传统,做好家长服务,是我们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家长把老师看做教育专家和知心朋友,老师把家长当成工作伙伴和教育资源,摈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沟通合作。3、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句话说得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针对幼儿园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过度“望子成龙”、过度溺爱、拔苗助长或放任自由等),必须给家长一定的指导,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认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一定的早期教育方法,和幼儿园教育达成一致性,共同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对此我园每期我们都安排了两次全园家长会,请专家来园讲座,阐述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