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情绪是一个人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活着,就总免不了体验快乐、激动、悲伤、恐惧、愤怒、害怕、担心等等感觉。对于幼儿来说,情绪体验更是无处不在,有心理学家指出:“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不同的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喜悦、轻松、愉快等情绪体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专家将喜悦、轻松、愉快等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它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因此,注重幼儿的情绪培养,是幼儿健康培养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有研究表明:情绪的体验是由皮下中枢神经兴奋和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所产生的生理过程决定的。皮下中枢对大脑两栖半球皮层也发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大脑两半球力量的源泉。情绪过程在人的有机体中能引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心脏等一系列变化。因此积极的情绪不仅对人的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也有利于暂时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完善。心理学家曾用实验证明:对儿童来说,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发现,在音乐、美术、语言、计算等方面学习效果好,能力发展较快的幼儿均为受老师表扬鼓励较多的幼儿。如果,幼儿对活动充满了积极的情绪,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充满了兴趣,他便会形成探究环境的动机,并且努力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这样,智力也就不断地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幼儿的情感包括一系列基本的情绪体验,如:快乐、痛苦、惧怕、害羞、悲伤等等。但是,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情绪体验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他们各自的神经类型、经验特点以及具体的情境刺激有关。一种情感与某种具体的情境和特定的认知反复的结合,便可形成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便反映出幼儿情感的个性化。情感的个性化对幼儿将来个性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心理学家认为,各个儿童早期情感上的经历对儿童日后的的影响将是家长和老师应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且模仿性、受暗示性强。家长或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都有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平时或活动中经常发现,有的父母或老师精神状态不佳,没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幼儿的活动之中,这便会使幼儿也提不起精神,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动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反之,家长或老师的精神饱满,情绪积极向上,幼儿也会随之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投入到活动之中,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始终以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幼儿一起游戏、活动。注重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感染幼儿,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长期的。因此,积极的情绪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