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学形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王丽晶单位玉溪市通海县石碧小学课题名称草原学情分析1.本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课堂气氛活跃。2.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对草原的美有了一定的感受。3.学生对草原的认识较肤浅,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4.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有浓厚兴趣,朗读较好,善于想象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是一篇散文,是本册书的重点课文。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洋溢浓浓的草原风情,老舍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团结。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激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愿望,激起学生对西部探讨的兴趣。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式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意蕴,读出语感。2、抓住词语理解课文,会积累和应用词语,能谈自己的独特感受。3、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和风俗民情,感受蒙汉兄弟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和风俗民情,感受蒙汉兄弟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难点:抓住词语理解课文,会积累和应用词语,能谈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策略:建议:1、PPT课件,课文的朗读音频。2、观看PPT课件中展示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美的感受,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感受美,感受蒙汉情深,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把体会的美表现出来,从而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与方法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学习景美三学习人美播放事先做好的关于蒙古的视频,提出观看要求1、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2“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大屏出示“一碧千里”的画面4、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5、教师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表现渲染、勾勒、翠色欲流6、听范读,指导朗读1、出示自学要求:把体现蒙古组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划出1、欣赏视频,观察蒙古族与汉族风俗有什么不同.2、全班交流并总结不同之处。(1)学生自读,划出句子,写感受。(2)交流汇报喜欢的句子。学生想象画面欣赏并说出“一碧千里”的意思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学生观看并欣赏,说积累了那些好词佳句。多种方式朗读学生按要求自学,全班交流汇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用语言表达美,用图画理解词,感受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三总结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体会。2、大屏出示“襟飘带舞”图3、出示草原图4、指导朗读5、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特点,用哪个词?6、草原人的热情好客还体现在哪些地方?7、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8、出示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谈话总结,播放草原赞歌欣赏理解理解“洒脱”,说出感受多种方式朗读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齐读全文,回顾从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能结合图理解词语会合作讨论问题,会表达和描述整体回顾,有所感悟分层作业设计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1、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单位:玉溪市通海县石碧小学姓名:王丽晶日期:2016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