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一、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学习是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各种跳跃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6、17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多好奇,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学生将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属于下肢运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学习兴趣,我首先采用了用竹竿跳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弹跳能力,同时也用利用竹竿来帮助学生做单脚起跳的动作,为后面的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做准备。让学生在本课中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为以后学习各种跳跃项目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手段。二、教学内容:跨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三、教学目标依据以上对本课时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初步建立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概念,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形式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理解技术动作,70%的学生能在学习之后初步作出摆动一次过竿的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能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四、教学重点、难点由于是初学内容,我将教学的难点放在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上。重点放在了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上。五、教法和学法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交流多练习多引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着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生,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与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使用讲解示范法、图示法、游戏法等教法。通过: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质疑、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教学程序我将本课将本课分为: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解与评价等3个阶段。(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1、教学常规①体育委员整队。②师生问好。④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2竹竿跳游戏准备活动采取竹竿跳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准备部分的设计,简单易操作,针对性强使学生轻松达到运动准备的目的,为后面的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阶段。(1)腾空飞脚,主要让学生体验腾空动作。(2)助跑3-5步起跳跨越低杆练习,这主要让学生体会助跑、踏跳、摆腿、动作的协调。(3)出示动作要领几个关键处的疑问,让同学们带着疑问看优秀动作学生示范,找优点,教师适时点明动作要点。(4)分层挑战,战胜自我,学生自主选择高度,自由跨越不同程度的橡皮筋,这样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有意识地支配下肢动作,培养其灵活性和柔韧性。《跨越式跳高》教案教学内容1、跳跃练习2、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初步建立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概念,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形式二、技能目标:发展学生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80%的学生能在学习之后初步作出摆动一次过竿的动作三、情感目标:促进学生间团结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能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和技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和相互合作的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教学重点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教学难点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转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组织队形时间教学意图开始部分准备部分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课的要求;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1、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2、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3、安排见习生。1、组织:在指定地点集合,体育委员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要求:1)、整队快静齐,注意听讲。2)、精神抖擞,表现强烈的学习气氛。2分钟集中注意力,明确任务,精神饱满热身1.队形转换2.慢跑4圈3.准备活动(4×8拍)(1)扩胸运动(2)体侧运动(3)腹背运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