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哲学之辨南风窗网2018-01-2419:46:32星期三2017年23期?文化?中西医哲学之辨从时空来定义中西医,中医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也就是从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流传下来的中医学。西医就是现代西方医学。也就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获得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从内涵来定义,西医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支持如机、电、光、声技术支持的医学。而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医学体系。西医是新科技的大汇集,而中医是中国道统的集中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是哲学的区别,这是很多当代人所容易忽略的,我在本文要谈的,就是中西医的哲学基础之辨。原子论与气论中西医有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古希腊文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西方科学技术是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中的原子论实为古希腊原子论的证实。这一思想认为:原子是构成宇宙的最小之“砖”。不可分割,不同数量的原子以一定方式构成不同质量和属性的事物。这种思想引导人们注重事物的微观要素、物质实体、层次结构、具体形态、静止质量和机械运动,而要取得这些认识,就必须进行实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思考事物的性质、变化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它的长处是根据确凿,可以通过直观和实验予以证实。它是机器工业的产物,促进了当时科学的发展。其局限在于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中国古人的气论,与古希腊原子论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气之清轻上浮者为天(能量),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物质)。气无边无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于天地之间。气者形之通也,气聚而有形,形消还为气。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贯通虚实,天地之气,贯穿金石草木,曾无留碍,气常相接无间断,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盖天地为积气之区,气乃灵物也,其永贞不坠,皆一灵使之,此一灵之默运,自成莫大之支持,其中浮沉升降,随乎气之呼吸,这点灵处,即无形无影之真气(信息)。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来看看中西认识论的不同:就宇宙的大小来说,古希腊认为原子是宇宙大廈之砖。说明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大可以比作大厦,小可以比作砖。也就是说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大小都是有边界的,而中国古人认为气无形无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来说,古希腊人认为局部与整体是可分的,局部是整体的要素,整体为局部之和。中国古人认为局部与整体不可分,局部在整体中存在,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古希腊人只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物质部分,认为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功能性质。中国古人看到了这个世界是一个由信息、能量和物质所构成的完整世界。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物质是在运动中存在的,能量使物质能运动,而信息决定了物质将如何运动。上面说的中国古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有一个意思就是说,物质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内容是能量和信息。这个看得见的物质部分是最基础的,它虽然重要,但相对于能量和信息来说,它又变成了最基层的东西了,所以中国古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而且越看不见的东西才是越重要的东西。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不同点,从古希腊人将宇宙比作大厦来看,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而中国古人明确地说:“气乃灵物也”“此一灵之默运,自成莫大之支持”也就是说中国古人认为这个宇宙是有生命,有意志,有情感,有位格的。而且这个气的灵性力量也就是宇宙的主导力量。由于有这个不同,所以西方人的世界观后来发展为机械唯物论。而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发展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是天地是一个有生命的大人体,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关于生命力:机器与活人的区别机械唯物论认为整个宇宙就像一部机器,机器的功能性质是由它的物质结构所决定的,比如科学家决定造飞机,他会根据他对飞机要飞起来的这种功能需求来做各种设计,这个飞机才可能飞起来,而拖拉机和汽车就不可能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