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感悟美的升华——《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案例分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读中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齐):喜欢!师: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生1:我的好朋友是蔡小娟。她学习成绩很好,妈妈让我向她学习。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师:会学习是她的长处,也值得大家向她学习。生2:我的好朋友是胡易。他很诚实,我很喜欢和他交朋友。师:诚实是一种美德,相信你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生3:我的好朋友是蔡星星。她现在在罗阳读书,她唱歌唱得很好听,我喜欢听她唱歌。师:歌唱得好是她的长处,老师也喜欢听歌,我也想和她交朋友。别忘了介绍给老师认识,好吗?(一片笑声)师: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跟你们交上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聊聊自己的好朋友,再征得学生的同意与自己交朋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师:知道孩子们都喜欢交朋友。你瞧,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课件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师:你们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生(齐):愿意!师:只有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才有可能交成知心朋友呀!那就让我们打开书本66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生读,师巡视)师:课堂上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真美!你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了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生1:老师,我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很美,小枣树很难看。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写小柳树美的句子吗?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师:你不但会读书,而且很勇敢。为我们的勇敢者鼓鼓掌吧。(全体鼓掌,课件出示句子)师: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生2:小柳树的腰细细的……师:还有谁想把柳树读得更美些?生3:小柳树的腰细细的……师: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生3:因为我看到小柳树很美,所以高兴地笑了。生4:老师,还有一句话也是写柳树美的: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师:哇!你的发现证明了柳树确实太美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课件出示句子)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师:小朋友们,你觉得他读得美吗?生5:有一点点美。师:你能把剩下的一点儿美也读出来吗?生5: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师:(问生4)你觉得她读得怎样?生4:她读得比我美!师:你很诚实,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生4:想!师:相信你!一定行的!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师:听到掌声了吗?大家在表扬你进步得很快呢![这里的朗读指导体现了层次性,没有流于形式。先是自发地读,然后是润物细无声地指导:“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和“我们应该用高兴的语气读”,相比之下,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此时在本人无痕地引导下,学生倍感轻松、愉悦,使学生带着一种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师:孩子们,春天的小柳树在你们的赞美中越来越漂亮了,而小枣树呢?生(齐):光秃秃的。(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枣树图片)师:你知道“光秃秃”是什么意思吗?生1:就是身上什么都没有。生2:就是身上没有穿上浅绿色的衣服。生3:就是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长出来。……[对于“光秃秃”这个词的理解,本人先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直观认识,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学生既真切、扎实地理解了词语,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进行比较。]师:这在小柳树的眼里是多么难看呀,于是她开始说小枣树了。她说了什么话,小朋友们能找出来吗?生1: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课件出示句子)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这棵美丽的小柳树了,你准备怎么说?生2:高兴地说。生3: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