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案执教者:徐臻执教班级:一(1)、(2)班执教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版本:粤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姓名:徐臻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共有学生97人。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特点如下:1.好奇心强。由于本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或家庭走进小学校园,他们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课本的内容是新的,老师也是新的,同学还是新的,一切的一切都和以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大不一样,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神秘。他们用好奇的眼睛观察,用好奇的大脑思考。2.自尊心强。孩子们渴望老师的表扬,渴望得到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强烈的自尊心需要老师小心的呵护。表扬远比批评的效果强,但盲目的表扬同样会大大减弱教育教学的效果。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主动性弱。受到年龄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以兴趣为起点,以好胜为契机,以情境为诱因,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4.辨别是非弱。学生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他们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弱,加上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孩子们的基础能力有所相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5.纪律意识淡。本年级学生多数从幼儿园来,也有从乡下老家来,他们对小学生要遵守的纪律一无所知。存在很多问题,如上课随意说话,随意走动,不举手就发言等等。二、内容及简析:《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全册共设四个单元14个主题。《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方面,均在主题教育中落实。三、教学目标:⒈感受自己在成长中的变化,愉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向往做个好学生。⒉熟悉学校环境,初步了解学校设施的功能,体会社会对儿童的关爱。⒊熟悉任课老师和班级同学,喜欢和他们交往。⒋了解学校生活的规则和纪律,能自觉遵守;注意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⒌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⒍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⒎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⒏学习收集有关资料。⒐知道按时作息有益于身心健康。⒑从小讲文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⒒能按时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⒔讲究礼仪,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⒕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文化背景,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⒖对中国年文化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愿望,学习收集有关资料,从中感受到中国年文化的魅力。⒗乐于参加新年活动,在拜年、逛庙会等与人交往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会节日祝贺、文明用餐和自我保护,并能注意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⒘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进行有创意的小制作活动,能以此准确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祝愿。四、教学重点:1.熟悉学校环境,初步了解学校设施的功能,体会社会对儿童的关爱。2.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3.从小讲文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4.对中国年文化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愿望,学习收集有关资料,从中感受到中国年文化的魅力。五、教学难点:1.学习收集有关资料。2.知道按时作息有益于身心健康。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4.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5.了解学校生活的规则和纪律,能自觉遵守;注意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六、教具准备:1.实物挂图。2.课件。3.实物投影仪。4.头饰若干个。七、教学措施:⒈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地接受知识,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学表演等教学活动,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品德。⒊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处理问题的意识。八、课时安排:一、我上小学啦(8课时)⒈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