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方式,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重点难点】1.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意思也和现在不一样,给学习带来一些障碍。【教学过程】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1.揭示课题。2.根据“阅读提示”,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1)学生回答。(2)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4.小结过渡。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一)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1)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2)读这段话,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2.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3.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6.小结。(二)细读描写“石猴成王”的语句1.学生自主研读第二个问题,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体会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并做上批注。2.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对比品读。4.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猴王?写在句子的边上。5.小结。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1.请选择你认为最经典的句段再读一读,或背一背。2.总结: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愿同学们一生与经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