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物理课题13.2电功率第一课时授课教师王崇国授课班级九年级3班授课时间2014年2月日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介绍了电功率的计算及其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常用家电的铭牌参数及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在教学时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问题:1、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小灯泡的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会根据用电器的铭牌参数进行相关的计算。学情分析在第一节电功及八年级功率的基础上展开学习,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体会比较和类比的科学方法。2、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体会比较和类比的科学方法。2、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教学难点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具“220V、25W”和“220V、100W”灯泡各一个,电能表两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复习:1、电功概念、公式、单位2、功率概念、公式、单位(一)电功率一壶水烧开,小电炉要20分钟,大电炉用10分种,不同用电器做功快慢不同。1、电功率:(1)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自由回答同学补充教师点评温故通过分析对比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三、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反思提升慢的物理量(3)公式:P=W/t=UIt/t=UI推导:P=I2R=U2/R(4)单位:瓦特1瓦特=1焦/秒=1伏安=1安2·欧=1伏2/欧1千瓦=1000瓦(5)说明:40W的白炽灯,表示电流通过灯丝时,每1秒钟做功40焦(6)注意:P=UI中各量的单位要对应(7)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关系在串并联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功率之和,即P=P1+P2(二)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条件下用电器的电功率(三)评估交流1、当堂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题2、课后完成拓展延伸生分析归纳规律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实物中数字的含义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监测课堂教学效果板书设计13.2电功率一、电功率(一)概念: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二)物理量符号:P单位:瓦特(W)(三)公式:P=W/t,P=UI二、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一)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二)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电功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