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狼》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能力目标1.复述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情感目标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故事复述,多角度地阐释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与感受。【教学设想】1.疏通文义,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2.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3.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阅读下列一段短文,回答问题。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加粗的文言词语。(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5)盖以诱敌()(6)久之()(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言:“我是鬼”。D.恐其变化,唾之。3、“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http://school.chinaedu.com1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用四个字表示),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_________,狼的本性__________。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的__________。5、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离开(2)像狗一样(3)打洞(4)大腿(5)表原因,“原来是”(6)音节助词,无实义(7)指从柴草堆中打洞2.A3.B4.屠户杀狼勇敢警觉狡诈阴险高潮和结局5.狼子野心引狼入室二、整体感知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屠户与狼博斗,最后战胜的故事。2、理清故事情节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屠夫“遇狼”。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屠夫“惧狼”。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屠夫“御狼”。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用屠夫“杀狼”。第4段是高潮和结局。第5段,“评狼”。三、四边互动,研讨课文(一)遇狼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凶狠)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屠户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二)惧狼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迁就退让)2、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贪婪凶狠)(三)御狼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狼的表现呢?(耽耽相向)(四)杀狼1、请用原文回答http://school.chinaedu.com2①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夫)②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③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④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⑤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⑥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愚蠢2、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3、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