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天坛路小学王合艳一、教学目标1.认识“排”“中”等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写“口”,认识笔画“┐”。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江南水乡美,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点1.认识“排”“中”等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江南水乡美。三、教学流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游玩一番,想去吗?什么地方呢?注意看老师写哦!(师板书:游江南)那哪里是江南呢?看老师这儿,“江”指的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我们通常把长江以南的地方叫“江南”。(课件出示长江示意图)我们就是生活在美丽的江南。在江南有一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竹排。(课件出示)下面就让我们坐着竹排开始愉快的江南之行吧!(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教学生字“排”“中”“游”。(指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排:可借助竹排图片进行识记。中:启发学生生活中识记。游:游泳的游,游泳是在水里的,所以是三点水。(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语言美1.小朋友们,下面就让我们轻轻地翻开语文书读读这首儿歌,老师给你两分钟,你读好一遍可以读第二遍,老师没讲停下来你就不要停下来。你读到哪句的时候觉得最美了,可以多读几次。2.学生自由读课文。(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习第一句:(1)(出示课文第一句)有哪位小朋友喜欢读第一句?指名读。(2)哇,真能干!第一句里的2个生字你都读正确了,了不起!你能教教大家吗?教学生字“流”“唱”,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宝宝呢?(因为小竹排在水里流,所以“流”字的左边是一个——生答:三点水;小鸟用嘴唱歌,所以“唱”字左边是——生答:口字旁)(3)谁还想读一读第一句?(在评价的过程中理解“顺水流”,并逐步引导有感情的朗读。)齐读2.学习第二句:(1)鸟儿、鱼儿可真开心哪!那么在小河的两岸又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来读第二句。(齐读)(2)这里又有很多生字宝宝不认识你呢?你认识它们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两”“岸”“树”“苗”“绿”(3)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怎么记住的呀?(指名说说)(4)真不错,生字宝宝们也都认识你们了。我们再一起读读吧!(5)哪条小鱼告诉我你看到两岸有什么了?“树”(师板画一棵树,问行吗?——不行。为什么?——有很多很多树。书上说“树木密”。师再次板画树。指名读这半句。)“禾苗”(理解绿油油,提醒读轻声。“绿油油”表示很绿很绿,出示图片加深印象。指名读。)(6)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3.学习第三句:(1)真美啊!就像是一幅画一样。所以说——(出示第三句,师生齐读。)(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懂的吗?(3)理解“鱼米乡”这里有很多河,河里有很多——生答:鱼。河两岸有很多——生答:禾苗。师:禾苗长大后就是稻子,它的果实经过加工后就是我们吃的大米。因为这里有很多鱼和米,所以把这里称作——生接“鱼米乡”。师:比如新疆有很多很多的瓜果,所以把新疆叫作——瓜果之乡。我们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柑桔,所以我们这儿也叫作——柑桔之乡。(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1.江南美吗?请你再美美地读一读吧,可以把它背下来。2.指名读背。3.全班齐背。(五)巩固字词,写字指导1.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这篇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们可喜欢你们了!它们啊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和小朋友们玩起了捉迷藏,跑到一棵苹果树上去了,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识它们,如果你还认得它们,那这颗苹果就归你了。自由读,指名读词语。2.下面看看我们这节课要写的三个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口”字,但笔画也不同。“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其它的是横折。)教学笔画“┐”3.师范写,生描红。教学反思:翻开《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我立即被这简短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吸引了这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但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