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押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A.学术发展价值B.一般发展价值C.社会价值D.研究价值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和()A.内部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整体评价模式D.终结性评价模式3.()中的教师是主动、积极的“消费者”,其对课程积极、理智的改造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A.课程创生取向B.忠实取向C.创造性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5.课程评价的结果只有被教育者用于改进、完善原有课程时,()才得以发挥。A.反馈作用B.总结作用C.监控作用D.选择作用6.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A.画得像真的一样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7.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时期。A.概念画期B.划线期C.错画期D.象征期8.在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的是()A.山本鼎B.福禄贝尔C.乌索娃D.西泽克9.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A.旋律B.节奏C.调式D.内容10.()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儿童被动模仿学习语言的看法。A.行为主义B.先天论C.认知相互作用论D.社会相互作用论11.3岁儿童在对音乐感知体验的结果进行表达时,一般易采用的创造性表达手段是()A.语言表达B.动作表达C.绘画表达D.以各自擅长和喜欢的方式表达12.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A.单马蹄形B.双马蹄形C.品字形D.半圆形13.五指活动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是()A.单元教学法B.分科教学法C.方案教学法D.作业教学法14.在音乐欣赏中,发展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进行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是指()A.了解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态度、行为的能力B.体验、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所引发的情感的能力C.感知、记忆、理解优秀作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能力D.感受和追求集体音乐活动秩序的能力15.不是一种理论派别的附属物,而是开放的时代下广纳多种营养之后的一种创造的课程方案是()A.蒙台梭利教育方案B.五指活动课程C.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D.瑞吉欧教育体系16.对儿童来说,最好的依恋类型是()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迟钝型依恋17.“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的是人的()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18.“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共同游戏的乐趣”是()的健康教育目标。A.托儿所B.幼儿园小班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大班19.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A.健康行为B.健康观念C.健康情感D.健康意志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是()A.动作发展正常B.人际关系融洽C.认知活动积极D.道德高尚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渗透的语言教育2.定性评价3.集体活动4.依恋5.儿童文学作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幼儿园小班纸工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2.简述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性质。3.简述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的七个步骤。4.简述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本内容。5.简述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实施的原则。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某幼儿园教师在教一套新操中的某一节操时,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为保证动作质量,该教师在幼儿模仿练习的初始阶段,就十分注重动作的细节,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幼儿的动作都做到准确,到位,整齐划一。试根据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分析该教师教法中的不当之处。五、活动设计题(共25分)路上有个小土坑(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学会描述;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萌发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