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VIP免费

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_第1页
1/3
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_第2页
2/3
1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加强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本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本规范所称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在头颈部和脊柱、脊髓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治疗的技术,还包括这些部位经皮直接穿刺病变进行的血管外诊断治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神经介入诊疗技术应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医疗机构,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三)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神经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50例,其中治疗病例不少于50例。(四)神经外科独立建制,床位不少于20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有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切除等手术经验和经历。(五)神经内科独立建制,床位不少于40张。(六)血管造影室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2.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具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条件。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急救设备和药品。25.具备存放导管、导丝、支架系统、造影剂、栓塞材料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七)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符合相关要求,能够满足神经介入诊疗工作需要。(八)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1.具备进行脑血管检查的多普勒和彩色超声诊断设备。2.具备磁共振(MR)、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二、人员基本要求(一)手术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内科、外科或医学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专业。2.具备不少于3年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者放射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神经外科医生应有神经放射专业和神经内科各不少于半年的培训。(2)神经内科医生应有神经放射专业和神经外科各不少于半年的培训。(3)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医生应有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各不少于半年的培训。3.每年完成神经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40例,其中治疗病例不少于5例(包括动脉内溶栓治疗)。4.经过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的系统培训,以及每年由北京市组织的神经介入继续教育培训。(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神经介入诊疗相关专业的系统培训。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掌握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遵守神经介入诊疗操作、护理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3(二)神经介入诊疗的方案由具有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制]、>、z、》、?.定并实施。(三)实施神经介入诊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术者应完整、准确、及时记录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并出具手术报告。手术记录和报告一般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如患者病情危重进行抢救或出现严重手术合并症,应在术后6小时内完成。(五)建立健全神经介入诊疗后的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和记录。登记、保存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六)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定期对本医疗机构开展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进行评价,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差错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四、其它管理要求(一)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器材。(二)建立医用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三)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材,销毁使用过的器材要有专人签字。(四)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市医疗机构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