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促进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A.农民收入增加B.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C.粮食总产量增长D.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2.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即国务院批准年森林采伐限额,并旦()年核定一次。A.一B.三C.五D.十3.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的问题。A.下级服从上级B.物质利益C.关系协调D.局部服从整体4.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是产权的基本形式。A.所有权B.使用权C.处置权D.分配权5.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oA.耕地承包合同B.“四荒开发”承包合同C.农产品定购合同D.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oA.国情B.社会政治制度C.历史传统D.文化因素7.由于农业效益在形成上有其特点,所以在考核时也表现出它所具有的与其它效益核算不同的地方,即()。A.成木完整B.成本不完整C.计价统一D・计价不统一8.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A.种子管理许可证制度B.种子运输许可证制度C.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定D.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定9.股份制是一种较为规范的企业制度,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股份制企业主要有()等组织形式。A.股份责任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合作公司D.合营公司10.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原则包括()。A.匿名原则B.人口原则C.相对收入原则D.累退原则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集体保障、家庭和土地保障、社会保障等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三次重大变迁。12.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国情社会政治制度、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13.种子经营者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将被处以一千元以上元以上、一万元以下元以下罚款。14.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涌现出来的不同程度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经济组织,主要包括社区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5.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后果要承担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经济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16.管理的二重性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的两重性。这两重性就是指管理的白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7.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计算。18.机会成木机会成本是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以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生产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收rrn.o19.决策所谓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0.怎样理解高效农业及其特点?(15分)答:高效农业绝不仅仅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就是高效农业。相反,高效农业比较全而的定义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3分)高效农业的基木特点是“三高”:高效农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想走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难上加难。当然资金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