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1、请同学们先看老师写一个词(幸运)。一起读读看。2、还记不记得课文中的那份幸运指什么?(板书:花瓣)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金波爷爷的散文,到文中去寻找幸运。请大家齐读课题。4、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回忆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寻找幸运花瓣?找到了吗?5、在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中,几次寻找?(三次)那么,文章中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我三次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过程。(5--25)(文中的“我”到底是怎样寻找幸运花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5-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划出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相关语句,并圈出表现他心情变化的词语。二(.学生交流):谁来读一读文中写“我”第一次、第二次寻找五瓣丁香的语句。(5—7)(1)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起初寻找五瓣丁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第一次,他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两次都没找到,兴致勃勃的心情变成了什么?从悻悻一词,你读出了作者的心情怎样?指导学生读出失落的语气。(2)在心情失落时产生了怎样的想法?(3)就在作者怀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动摇时,事情发生了怎样的转机?此时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不已,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寻找。二、学习第12—22自然段。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12—22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说一说,第三次“我”是怎样寻找幸运花瓣呢?2.学生交流:“专心致志”。3.默读课文第12—2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我”专心致志寻找幸运花瓣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5.全班交流。▲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我”为了能看清丁香花长着几瓣儿,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所以,我的姿势就变得很奇特。引读: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生读: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引读:有时候,还要——生读: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学生谈感受,理解“直视”,想象说话:为了能直视张开的花瓣儿,我还会用怎样的姿势去寻找?(于是,我踮起脚跟,瞪大了眼睛,从上往下看;于是,我轻轻拨开挤在一起的花朵,仔细地数着花瓣;于是,我蹲下身子,抬起头,挨着次序,一朵一朵地仔细寻找着;我侧着身子,屏住气息,眯起眼睛,这朵看看,那多数数……)师过渡:正是我这与众不同的赏花姿势,让周围的人很诧异。有一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旁人诧异的目光和少年的尾随我全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寻找。说说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⑴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朵一朵”、“……”感受“我”看的花多,找得仔细。⑵指导朗读。▲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五瓣儿丁香。(1)引导学生理解:这么多丁香花,香味一定很迷人;蜜蜂的嗡嗡声也一定很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这些都没有吸引作者,说明他找得是多么专注!(2)教师引读:淡淡的花香——生接读;蜜蜂的嗡嗡声——生接读;我只是在——生接读。▲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一方面说明作者看过数不清的四瓣丁香,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焦急与无奈。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6.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⑴说一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失望(板书)⑵“几乎要”这三个字可以去掉吗?所以他还没有停止寻找,还抱着一线希望。正在他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三、学习第20——25自然段。1.指名读23——25自然段: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2.师小结:回想作者寻找五瓣丁香的过程:第一次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第三次,“我”又换了个地方专心致志地寻找,如今,“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是多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