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的说课稿白银区第一小学高振燕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以“危急时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本课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先学后导,自主互助”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重点语句,品味言行,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及高尚品质。这也是本篇课文的目标和重点。另外,在阅读曲折的故事情节时,学会画出情节曲线图,领悟叙事文章一波三折的情景构思,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也是一个难点。这节课我将采用“先学后导,紧扣言行,品味词语,积累语言文字。”“自主互助,训练朗读,培养语感,内化语言文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学习。下面说教学流程:一、简洁入课,直奔主题之后进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1.引导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检查交流字词预习情况,解决字词问题。再次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梳理课文脉络,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画出情节曲线图。2.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的细节值得推敲,学生也很感兴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质疑问难的学习方式,整体感知。二、随后进入“自主互助,紧扣言行,细读解疑”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的部分。环节一:了解背景,感知“生死攸关”让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并解决: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烛光?然后汇报展示。【出示投影】【设计理念:从事件背景进入情景,理解“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学生进入文本所展现的氛围中,急主人公之所急,危主人公之所危,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并为理解文章线索“生死攸关的烛光”做好铺垫!】环节二:自学探究,感悟文本采用默读自学的形式,让学生勾画人物言行,神态的句子,品味重点词语,自学在厄运即将来临时,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怎样与敌人周旋的。把独立思考学习(也就是独学)融入每个读书的环节,这也是“学导达”先学后导,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的学习方式之一。环节三:交流感悟,升华情感。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如亲。”根据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以生死攸关的烛光为线索,随着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读三个人物,但是在感悟上各有侧重。1.随着生死攸关的烛光刚刚点亮时,学生首先感悟伯瑙德夫人。预设教学过程: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学环节,找到伯瑙德夫人的言行描写,如“急忙、轻轻的吹”读出伯瑙德夫人急切、担心(计划的泄露、孩子的生命、情报的传递、国家的存亡),但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却很镇定。小组交流体会这些词语虽普通,却把人物内急外静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很值得品味。伯瑙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是文章唯一的心理描写,更是衬托了当时情况之危机,孩子们很感兴趣但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预设以下教学活动:首先接读中尉的语言引出伯瑙德夫人的心理活动,学生会抓住“恶狼般的眼睛、盯”读出局势的危急;接着通过评价学生朗读突出“似乎”,联系上文感悟夫人内心的焦急;(鼓励学生比赛读,读得好则奖励加分。)然后把学生引入情景,“如果你是伯瑙德夫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抓住“后果不堪设想”谈感悟和体会,再读出伯瑙德夫人内心的恐惧,感受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伯瑙德夫人的责任感;最后在感悟至深的情况下,顺势引导变换称谓,进行发散式情景朗读的训练,每位学生都读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朗读不到位,我就将进行示范读。接下来总结学法,推动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内心的焦急,该怎么办呀?”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也正是我校“学导达”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的核心。】2.随着生死攸关的烛光再次点亮,学生感悟描写雅克的语句。预设教学过程:有了学习描写伯瑙德夫人语句的基础,学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