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多项选择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A.邓拓B.吴南星C.吴晗D.廖沫沙3.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爸爸爸》B.《诺日朗》C.《女女女》D.《归去来》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D.郑洞天的《邻居》5.马原运用“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主要有()。A.沈从文B.郭沫若C.张爱玲D.朱光潜7.在重返文坛的作家中,“七月诗派”的诗人主要有()等。A.绿原B.牛汉C.曾卓D.辛笛8.“中国三大史诗”是指()。A.藏族的《格萨尔王传》B.蒙古族的《江格尔》C.白族的《开天辟地》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9.方之的《内奸》描写的两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事件是()。A.田玉堂掩护快要临产的共产党员杨曙B.田玉堂当上了蚊香厂长C.田玉堂当上了政协委员D.田玉堂在“文革”中深陷冤狱10.在90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A.《一地鸡毛》B.《情爱画廊》C.《无雨之城》D.《文化苦旅》11.“山药蛋派”或“山西派”的主要作家有()等。A.马烽B.西戎C.束为D.孙犁12.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白雪的赞歌》B.《一个和八个》C.《深深的山谷》D.《严厉的爱》13.预示着当代文学新走向的“三只报春的燕子”是()。A.《曙光》B.《班主任》C.《伤痕》D.《哥德巴赫猜想》1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D.郑洞天的《邻居》15.张炜90年代以后以家族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邓拓B.吴南星C.吴晗D.廖沫沙18.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撤》D.郑洞天的《邻居》19.在90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A.《一地鸡毛》B.《情爱画廊》C.《无雨之城》D.《文化苦旅》20.王安忆在90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沈从文B.郭沫若C.张爱玲D.朱光潜22.50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三位作家是()。A.陈笑雨B.郭小川C.张铁夫D。贺敬之23.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爸爸爸》B.《诺日朗》C.《女女女》D.《归去来》2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D.郑洞天的《邻居》25.马原运用“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主要有()。A.邓拓B.吴南星C.吴晗D.廖沫沙28.预示着当代文学新走向的“三只报春的燕子”是()。A.《曙光》B.《班主任》C.《伤痕》D.《哥德巴赫猜想》29.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撤》D.郑洞天的《邻居》30.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爸爸爸》B.《诺日朗》C.《女女女》D.《归去来》二、填空题1.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赵树理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主要周立波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2.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3.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重放的鲜花》,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4.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5.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6.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穆旦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7.《茶馆》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惟一场景。8.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剥作品。9.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150篇。10.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