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阅读教学点滴谈徐桂兰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我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重点就阅读教学进行研究.虽不成熟,但也取得一定的收获.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读,把摈弃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所腾出的时间用来安排朗读、默读、复述、背诵,使学生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教学才能落实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呢?第一,创设情境,激趣诱读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神态充满浓厚的情趣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个别差异精心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语文上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利用出示投影,展现出一只可爱的小鸟在树上唱歌。教师边放投影,边引导:同学们看这对好朋友将要分离,他们都分别说了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展开想象并举手发言,学生们有问有答,一个个想象如此的丰富。教师相机诱导让同学们体会此时树和小鸟的心情.于是,学生们纷纷主动读书,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熟读成诵,感悟升华2在课文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知识,然后进行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的途径主要是“读”。朗读或朗诵可使学生更快地更直接地进入课文提供的情境,从而获得用眼睛看不出的东西。范读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诵读,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能读书能力。第三,知识转化,培养创新创新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教育思想。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教学改革要着眼于3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我在教学中,尤其阅读教学,设计问题和提问都着眼于培养他们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有意识挖掘孩子们这方面的潜能,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其实质在于培养创新____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应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所以当前我首先要做好的是抓好阅读教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