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培花部)家园社区个案观察记录日期:2014.2——2014.6记录人:王艳幼儿姓名:孟蔚杰(小名:杰杰)引起我关注的表现:少言寡语,不太用语言和同伴、老师沟通交流,不会使用长句,只会说简单的词语。老师主动询问他时躲避老师的目光。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汤,经常在午睡时遗尿。我对原因的解释:(与年龄特征比较;孩子的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班级环境的影响因素等)孩子的家庭环境:孟蔚杰3岁前都由无锡的奶奶带着,3岁后才来上海,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比同龄的孩子弱。孟蔚杰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因此也较少带孩子去一些游乐场、儿童图书区等场所,除幼儿园以外,孩子较少能够接触到同龄幼儿,这可能与他无法使用更多的语言和他人交流有一定的关系。孟蔚杰小朋友在班中属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胆小,很少用语言和老师、同伴沟通,与家长沟通了解后得知,孟蔚杰在家其实话挺多的,可能因为胆小的性格导致在园的少言寡语。我与孩子本人、家长、同伴等人的互动计划:与本人:创设用语言交往的机会,让孩子知道与同伴相处是件愉快的事情,用语言交流能引发更多的乐趣。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经常与其说说相关的话题,令他能开口用长句介绍感兴趣的事物。与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时的行为表现与情绪状态,取得家长的信任,提出适切的建议,同时也倾听家长的想法,以便共同制定对幼儿下一步的策略。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在小区或者其他儿童较多的场所能够接触到同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克服胆小的性格。与同伴:1、请班里能力较强、表达能力较好的孩子主动地与孟蔚杰一起游戏,鼓励孩子们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仔细倾听小伙伴的想法。个案分析(培花部)家园社区互动计划实施记录:片段:(3/7)早上8点左右,孟蔚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我迎上前热情地招呼他“杰杰你早!”,一旁的奶奶拎着他前一天尿湿后回家晾干的被褥对他说“杰杰,叫老师早呀!”孟蔚杰躲避着我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王老师早!”我接过奶奶手中的被褥,领着他来到教室里间,请他先洗手吃点心。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孩子都围坐在桌子旁开始吃点心,8分钟后,杰杰开始把玩小盘子,但是牛奶却还是一口没动。我对他说“再不喝的话牛奶就冷掉咯!”他始终没有看着我的眼睛,将嘴巴靠在杯子边,小小的吮了一口。不一会儿,又继续玩盘子了。我问:“是不是牛奶太多了,喝不掉?老师帮你倒掉一点好吗?”他也默不作声,我将杯子里的牛奶倒掉一半,他仍旧不喝。于是我再问他:“是不是在家里早饭吃的很饱,牛奶喝不下了?”他看着杯子说:“是”,我说:“以后觉得小肚子很饱喝不下了就直接跟阿姨或者老师说‘我不想吃点心了’,明白了吗?不然老师也不知道你已经吃饱了,对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嗯!”分析和调整设想:之后我与孟蔚杰的爸爸主动沟通了一下,了解到他在家早上喝过牛奶,吃了一小块面包,达到一定的食量了,因此到了幼儿园可能就不想再喝牛奶了。但是杰杰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老师和阿姨只能靠揣测来判断他的需求,这势必就会让孩子认为成人会揣测他的想法,他只需保持沉默即可。因此,我向他爸爸建议,在家时,尽量也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一个肢体动作就马上意会孩子的意思从而替他解决,这样不是和孩子的“心有灵犀”,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力。要让孩子逐步克服胆小,首先就要为其创设一个充满安全感同时又能和成人平等沟通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才是打破不愿用语言交流的第一步。个案分析(培花部)家园社区互动计划实施记录:片段:(4/17)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听到音乐声自觉地整理好玩具,拿着小椅子来到午睡室进行午睡。杰杰又是最后一个收拾完的孩子。只见他拿着小椅子磨磨蹭蹭的进入教室,在教室里东看看西摸摸,见此景我立刻上前提醒道:“杰杰,现在要准备午睡啦,快点把小椅子搬好准备睡觉咯!”可是他似乎没有听到我说话一样,依旧在教室里四处徘徊,嘴里还不停地难喃喃自语。“杰杰,你听到了没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