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人教版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阅历,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1《卖木雕的少年》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第1页共16页“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作纪念,又担忧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准备。为了不让我带着缺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便利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情;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今日上完课,回过头反思自己这节课,我觉得我很仔细地设计了各个环节,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一、重视朗读,读中培育学生语感。第2页共16页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许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妙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习送木雕部分,以读代讲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时创建性地进行朗读如:少年连连摆手,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挚友。在一次次的导读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少年的那份友爱。二、积累语言,注意语言文字训练。第3页共16页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木雕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观赏非洲木雕的各种图片,请大家观赏后发言,在这里学生能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落实了积累四字词组的目的。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实力。三、补充资料,深化理解课文内容。第4页共16页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学生的阅读带来肯定困难。在本课设计中,我课前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救济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在上课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救济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20世纪70年头,中国无利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给非洲国家。中国帮助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个国家建立长达1860公里的铁路。其施工间,中国派遣了5万人左右的工程技术人员去。其中有64人为之献出珍贵生命这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的一件真实且第5页共16页重大的事。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深化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人教版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2《卖木雕的少年》这篇课文讲了“我”在非洲旅游,观赏了漂亮壮丽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后,想在旁边的摊点上买一件构思新颖的象墩木雕工艺品带回国留作纪念,可是因为行李太重无法带回没有买。这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知道了“我”是中国人后,为了不让“我”带着缺憾回国,特地在大瀑布旁等候,然后把一个木雕小象墩送到“我”手里,并且还对“我”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挚友!”第6页共16页事情虽小,但非洲少年的言行却很感人,反映出了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通过非洲少年的言行体会他内心的想法,从而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要突破这一重点难点的前提是了解中国长期以来不断地救济非洲人民建设国家的背景资料。于是,我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重点句子,抓关键词语,讲背景资料,以知促情来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假如没有充分的有关中国帮助非洲、中非友好的课外背景资料的引入,三年级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就无法理解这名非洲少年对我们中第7页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