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足石刻导游词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特地为游客供应帮助的导游,就难以避开地要打算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写导游词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足石刻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足石刻导游词1第1页共67页各位挚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肖祖洋,你们可以叫我肖导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爱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历时70余年,以第2页共67页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好了,信任大家在看完这些后或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挚友们说再见啦。我不得不和挚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一路顺风。挚友们,再见!第3页共67页DE将平行四边行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面积差是90平方厘米,求BE的长。大足石刻导游词2北山摩崖造像位于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处的北山之巅。北山古名龙岗山,以其峰起岭连似游龙,岩石参差如龙鳞而得名。北山摩崖造像主要集中于佛湾,四周还有佛耳岩、观音坡、营盘山、多宝塔等处。北山佛湾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第4页共67页通编290号,造像近万尊。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精致高雅、时代特征显著、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至宋)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改变。公元九世纪末的晚唐造像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层次分明,空间感极强,充分显示了唐代雕刻的超群技艺。而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第5页共67页公元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最为突出的是观音造像,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设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具有人物特性显明,体态美丽,比例匀整,穿戴明丽等特点,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建于公元1142-1146年(南宋绍兴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是北山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刻最精致的代表性龛窟。窟室中心矗立一镂空的八角形转轮经藏,正壁和左右两壁的二十余躯造像采纳对称布局,井然有序,各组造像既可独立成龛,又浑然一体。此窟非常注意人物性格的塑造,文殊的开朗自信,普贤的温顺高第6页共67页雅,玉印观音的庄重刚直,日月观音的安详自由,白衣观音的含蓄稳重,数珠手观音的文雅秀美,以及狮奴的怒目、象奴的竖眉、游戏顽童的天真烂漫,尊尊皆具有丰富的"人性",又不失"仙风道骨"的神性。全窟雕造工艺精致绝伦,巧夺天工。刀法精确利落,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造像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极浓;且多保存完好,犹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他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第177号泗洲大圣、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第7页共67页大足石刻导游词3“欢迎同学们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大足石刻,这里的文物许多,大家排好队,我们要动身了。”我们望见了一座吊桥,两边的石杆,上面挂着很多锁,有爱心锁平安锁、发财所……“大家来到博物馆,这个黑黑的石头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