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风流子宋·周邦彦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①去来,归时巢燕,土花②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帏③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④。欲说又休,虑乖⑤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⑥。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⑦。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⑧。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⑨,偷换韩香⑩。天便教人,霎时厮见⑪何妨。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简介】《风流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三十四字,双调又名《内家娇》,一百十字,平韵。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注解】①金屋:指女子所居华丽屋子。出自《汉武故事》:武帝少年时,他的姑母指着女儿阿娇问:“阿娇好否?”武帝答道:“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②土花:苔藓之类。③凤帏:绣饰华丽的帐幔。④丝簧:丝竹笙簧,泛指乐器。⑤乖:违误。⑥清觞:装清酒的酒杯,指酒。⑦待月西厢:出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中崔莺莺赠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弄影,疑是玉人来。”这时用此典,表达希望女子与自己幽会。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⑧伊行:你那里,你身边。⑨秦镜:东汉时秦嘉在外地做官,其妻徐淑因病不能随行,嘉乃寄明镜、宝钗等物以慰之,并写了《赠妇诗》一首。这里表示男女所赠之信物。⑩韩香:晋贾充之女,贾女爱上父亲门客韩寿,将贾充密藏的奇香偷出赠与韩寿。后贾充闻到韩寿身上有异香,知其女所为,遂将女儿嫁给了韩寿。这里同样表信物。⑪厮见:即相见。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故事】南宋王明清《挥尘余话》卷二说:周邦彦为溧水县令,主簿之室(或引作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周因作《风流子》以寄意。至少可以说周邦彦写这词,是戏赠所爱的女人,表达一片相思。清新的绿波涨满了小池塘。风吹帘儿飘动,细碎的帘影好像舞动着倒映在池塘中的夕阳。真羡慕双双燕儿,可以在你住的金屋中飞来飞去,可以在去年的旧巢上重新筑窝。也羡慕那片片苔藓,在前次长过的高墙上,又延伸缭绕再度生长。那锦绣的闺房,华丽的帷帐究竟有多深?我只听得见从那里传出你弹奏的乐声多么悠扬。那乐声好像怀着欲说还休的重重心事,恐怕违误了佳期。还没有歌唱先已哽咽,痛苦得连清酒也厌入愁肠。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能远远地猜想你此刻新梳妆方罢,打开朱门,像崔莺莺一样待月西厢,等着我到来。最痛苦的事是今宵在梦里我不能和你依傍。我想问,你何时能告诉我幽会的佳音?我将寄给你秦嘉给爱妻的宝镜,偷偷换取你韩寿从情人那里得来的奇香。天公啊,你给人行个方便吧,让我们相见片刻又何妨!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201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海棠花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人教版语文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