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环境问题分析——轨道交通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问题治理及改善措施问题治理及改善措施概览轨道交通环境问题轨道交通环境问题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发展现状前景展望轨道交通简介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总称为轨道交通。未来10年,中国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1500公里,它意味着未来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客运方式,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单轨交通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轨道交通背景–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加速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投资项目。我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在“十五”期间国家就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推进着。随着城镇化实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轨道在“十一五”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快速、健康地发展着。据有关专家估计,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在2010-2020年期间,又将会有1000-200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并投入运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发展现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中国已有10个城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北京、上海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连、长春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各1条),运营里程771公里,年客运总量达22.1亿人次。中国在世界地铁排行榜(按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位列第三位,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上海、北京进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前十位,分别以237公里和200公里列在第七位和第十位。发展情况轨道交通青岛地铁青岛地铁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可称作青岛轨道交通。1987年开始筹建,后对路网经过一系列扩充、深化和完善。截止2013年1月,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6月通车试运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通车试运营。青岛地铁12月13日,经由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的通知》,正式批复了地地铁1号线工程、4号线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三个项目。根据规划,地铁1号线工程、4号线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09.1公里,连同目前在建的地铁3号线和2号线两条线路,至2018年,青岛市将形成约160公里的地铁骨干网络,基本覆盖市内六区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届时,轨道交通网络将与青岛站、青岛北站两个铁路客运枢纽,青岛长途汽车站等五个汽车客运枢纽及流亭国际机场衔接,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互为补充,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情况城市轨道交通不单单以发展地铁为主,城市轻轨加入加快了建设速度,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前景轨道交通建设,在“十一五”规划获批的25个城市中,计划到2015年前后规划建成87条,总里程达到2500公里,总投资额将达到1万亿元。据专家咨询机构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2020年划线路长度达到3000-3500公里,205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500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前景轨道交通建设对于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也是巨大的,城市地铁的建设更为显著。城市地铁是大型工程项目,其开发建设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它的兴建将强力带动就业,还能给工程施工、建材、水泥、石材等相关产业带来商机。二、轨道交通环境轨道交通的优势:能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