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45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1/8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二)(三)(四)(一)(二)一、阅读(60分)(一)名句累积与运用(15分)1.,在水一方。《蒹葭》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3.,,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5.《关雎》中统摄全诗,概括君子择偶标准的诗句是:“,。”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想象之笔写雪景之奇的千古名句是:“,。”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表达了自己本已无路可寻,眼前却豁然开朗之际的喜悦之情。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慷慨激昂地抒写了自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吉林省长春市45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2/8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左传》,旧传为(历史时期)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1分)10.解释下列句子之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2)小信未孚.()(3)小大之狱.()(4)望其旗靡.()11.请写出这场齐鲁之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分)12.针对曹刿的提问,鲁庄公三局不离“必以”,你怎样体会他回答问题时的态度?(2分)13.请结合后两段内容,概括评价的军事指挥才能。(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节选自清袁枚《子不语·卷十四·卖蒜叟》【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1)陷入尺许.()(2)卒.不肯告人姓氏()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16.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分)吉林省长春市45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3/8(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爸老妈毛尖叫着叫着,爸爸妈妈真的成了老爸老妈。一辈子,他们没有手拉手在外面走过,现在年纪大了,终于老爸过马路的时候会拉起老妈的手。不过等到了马路那边,他马上又会放开手,好像刚才只是做好事。老爸老妈有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典型婚姻。妈妈去爸爸的中学实习,应该是互相觉得对路,不过还是得有个介绍人,然后就结婚,然后各自忙工作。在爸爸终于从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前,我没有在家里见他完整地呆过一整天。妈妈也是一直忙进修,尤其因为声带原因离开学校转入无线电行业,她就一直在读夜校忙学科转型。我们都是外婆带大的,好在我们的同学朋友也都是外婆带大的,在我的整个童年时代,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家的父母会在星期天,父母孩子一起出门去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