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的学问买东西的学问1.识别包装上的信息商品使用条形码不仅能防止商品被假冒,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提高了结款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条形码印刷粗糙、模糊不清,颜色不对,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购买东西时要认真阅读包装上的信息,上面有很多学问,发现包装上有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好多信息购买东西时要认真阅读包装上的信息,上面有很多学问,发现包装上有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好多信息认识条形码条形码是商品的代码标记。它由粗细相间有一定规律并行排列的黑白线条和13位数字组成,储存了商品的很多信息,印在商品包装上,用于计算机识别,也叫条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些产品一没有:厂家名称二没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他们叫“三无产品”2.价格中的小秘密商品的价格和时间、地点、季节等许多因素有关系换季时买过季衣服比较便宜农贸市场的菜一般情况下比超市的要便宜3.消费者要自我保护购买散装食品时,要注意是否缺斤少两购买散装食品时,根据产品本身的成色判断是否新鲜购买东西时,要保留购物小票,如遇质量问题,可以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用法律保护自己。3.消费者要自我保护198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协会专门对商品和商业服务进行监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享有的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有人称它为消费者的保护伞。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一定规模的活动,大力宣传消费者的权益。2000年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推出“3.15”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