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校教师课题选题的十个主要来源课题研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很多中小学教师却经常苦于找不到课题,没有课题来源而始终不能迈开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课题到底从哪里来?这是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面临的第一个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决定着课题研究者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中小学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毫无疑问,课题归根结底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具体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十个主要来源:一、课堂教学课堂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人,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有教学有效性问题,有教学方法问题,有教学内容问题,有课堂评价问题等等。在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科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的班级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的问题也不相同。因此,课堂教学可以说时时处处-2-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们去研究和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潜在的课题,可以说,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题之源。比如,2013年海南省立项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其中有《有效教学实验学科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研究》《“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三亚市“226”有效教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自主多元五过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高中语文序列化作文教学与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等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课题都被立项为重点课题,2014年立项的中小学课题中也有14项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从历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的情况来看,60%以上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方面的课题。二、班级管理由于每个中小学老师都要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是每一位中小学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无法避免的一项工作。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各种沟通交流,建立各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各种班级氛围,建立各种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各种班级文化,这些都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的重要来源。况且,班级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具有创造性的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都是中小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个个值得研究的课-3-题。比如,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教师们需要深入了解、具体分析和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的内在原因,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面对一个新的班级,教师们要研究如何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如何建设科学、规范、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从海南省近几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与立项情况来看,班级管理方面的课题相对比较少,2013年海南省立项的课题仅有《新课标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一项,2014年海南省立项的121项课题中则没有一项是关于班级管理研究的。可见,班级管理方面的课题基本上被中小学教师忽略,但班级管理也是中小学老师遇到问题较多的方面,包括学困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厌学问题、早恋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等等,这应该是中小学教师挖掘课题的又一富矿。三、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中小学老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与困惑、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是每一个中小学教师都要经常参加的。教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通过教研活动可以更清晰、更深入的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从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加可靠的课题来源。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实质上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二者是-4-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教研活动是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直接联系的,是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与灵感来源。另一方面,教研成果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科研活动正好是教研活动的提升,通过科研来对教研成果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提炼总结,进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