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内容教科书P18例4及“做一做”,教科书P19~20“练习四”第5~10题。▶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2.结合数学知识,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究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算理,确定商的位置。▶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知识,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快速作答并集体汇报。◎教学笔记2.揭示课题。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的计算都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设计意图】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二、自主探究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18例4。【教学提示】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计算时所犯的错误,将此作为分析算法、理师:怎么列式?学生很快就能说出256÷6。师:和256÷2对比,你发现256÷6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除数不同,也可能说“256÷2”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等于除数,而“256÷6”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还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到“256÷2”的商是三位数,“256÷6”的商是两位数。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做过多的引导。【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算式的特点,初步感知256÷6的商跟256÷2的商有所不同,但是又不明白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自主计算,探寻算法。师: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256÷6。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笔算。教师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学情预设】学生尝试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几种困难:遇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而无法下手;不能确定商的首位位置;没有顾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展示交流,归纳算法。(1)展示正确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明白: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位;解算理的重要资源。◎教学笔记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2)辨析错例,进一步理解算法。【教学提示】通过辨析错例,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算法。师:这样计算对吗?错在哪里?分析一下,他们计算时可能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辨析每位商表示的意义及所对应的位置,每步计算的余数是多少。(3)理顺算法,课件呈现算理。师: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回顾一下256÷6的计算过程。课件完整地呈现计算过程。师:谁能说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怎么计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首位,首位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定要比除数小。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重点强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竖式的书写格式要正确。(板书)【设计意图】突出笔算过程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1)先用6除几?(2)当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时,怎么办?(3)25个十除以6,商应写在哪一位上?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了,则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4.验算结果。:你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吗?用什么数量关系来验算?【教学提示】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位上。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指名学生板演进行验算。师:也就是要知道怎么算才能等于被除数。(42乘6的积再加上4才等于256)5.回顾总结。师:前面我们计算256÷2和今天学习的256÷6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情预设】都是三位数以一位数;256÷2的商是三位数,256÷6的商是两位数。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么计算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