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油气排放限值、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油罐车在汽油运输过程中的油气排放管理。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QC/T653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JT/T198汽车等级评定的标准TB/T2234铁道罐车通用技术条件三、术语与定义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1油罐车tanktruck专门用于运输汽油的油罐汽车和铁路罐车。1.2密封式快速接头quickconnectfitting快速、严密的管道连接部件,实现两个系统的油品交接。1.3油气回收系统vaporcollectingsystem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油气回收快速接头、帽盖、无缝钢管气体管线、弯头、管路箱、压力/真空阀、防溢流探头、气动阀、连接胶管等。1.4底部装卸油系统bottomloadingsystem由气动底阀、无缝钢管、阀门、过滤网、密封式快速接头、帽盖及其他相关部件组成的从油罐汽车罐体底部装卸油的系统。1.5压力/真空阀pressure/vacuumvalve又称P/V阀、通气阀、机械呼吸阀可调节罐体内外压差使罐体内外气体相通的阀门。1.6油仓compartment罐体内带有液体密圭寸的分隔空间。1.7防溢流探头over-fillpreventionprobe防止在装油过程中溢油的装置。1.8气动底阀pneumaticbottomvalve安装在油罐汽车底部的气动阀门主要用于紧急情况防止油品泄漏。2.排放控制和限值2.1排放控制2.1.1油罐汽车应具备油气回收系统。装油时能够将汽车油罐内排出的油气密闭输入储油库回收系统;往返运输过程中能够保证汽油和油气不泄漏;卸油时能够将产生的油气回收到汽车油罐内。任何情况下。不应因操作、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发生汽油泄漏。2.1.2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应进行技术评估并出具报告,评估工作主要包括:调查分析技术资料,核实应具备的相关认证文件按照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每种型号的车辆,列出油气回收系统设备清单。完成技术评估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所提供的技术评估报告应经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2.2排放限值2.2.1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1规定的限值多仓油罐车的每个油仓都应进行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测方法见附录A。表1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压力变动限值单仓罐或多仓罐单个油仓的容积(L)5min后压力变动限值kPa>95000.255500~~94990.383799~~54990.50<38000.652.2.2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检测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2规定的限值。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检测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测方法见附录A。表2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检测压力变动限值罐体或单个油仓的容积(L)5min后压力变动限值kPa任何容积1.302.2.3防溢流探头应按专业检测技术规范,采用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并同时检测探头安装高度,每年至少检测1次。2.2.4油罐汽车罐体及各种阀门和管路系统渗透检测应按GB18564.1和QC/T653执行。3.技术措施3.1.1油罐汽车应具备底部装卸油系统。3.1.2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系统应采用DN100mm的密封式快速接头和相应的气动底阀、无缝钢管、阀门、过滤网、弯头、胶管和帽盖等。3.1.3油罐汽车油气进出口、底部装卸油口的密封式快速接头应集中放置在管路箱内油管路和气管,路应安装固定支架,以增加强度。多仓油罐汽车应将各仓油气回收管路在罐顶并联后进入管路箱。3.1.4油罐汽车应配备与仓数对应的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压力/真空阀和防溢流探头。防溢流探头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以探头触点为水平面上的一点,水平面至罐顶的空间容量为罐车额定容量的3%加上0.227m3,根据空间容量和油罐车准确的容积轮廓尺寸计算防溢流探头的安装高度。3.1.5油罐汽车应符合GB18564.1、JT/T198等相关标准的技术规定。3.1.6铁路罐车应符合TB/T2234等相关技术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油气排放。4.标准实施4.1油罐汽车油气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区域和时限见表3。表3油罐汽车油气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区域和时限地区实施日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