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学习了各细胞器的分工后,对于细胞器间的协调合作的一个研究。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两个内容。其中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过程是个很好的探究活动,思维性较强,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探索精神,因此从这点上说,它既是个重点又是难点,难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总结。科学的成果缘于对自然现象的细致的观察、合理的分析、大胆的设想,有力的实验证明。帕拉德和同事对分泌蛋白的研究过程正是如此,此处知识宜围绕感知材料—分析讨论—尝试建模—整体认识。如此下去,对理解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具有良好的作用。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内容,在弄懂了分泌蛋白合成运输过程中几种膜的联系后,便浅显易懂了,这部分中有关生物膜在生产中的应用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与实践接轨的良好素材。【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有关细胞器各司其职的知识,也能认识到细胞器间除了分工也有合作,但是究竟如何合作,则需要具体的实例才能加深这种认识2、对于本节课内容较微观,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要采用形象的动画,图片,比喻等,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3、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很不完善,仍需设计教师主导的定向教学活动。故在教学中,教师要做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②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1)学生能分析材料数据、实验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发展推理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观察相关动画、图片,能获得形象记忆的方法;(3)通过观察生物膜之间的联系转化,推导膜的成分结构的相似性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细胞器的协调合作及生物膜系统,树立局部与整体统一、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2)通过教学中透析肾等的介绍、学习,学生对科技应用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生物学知识、技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3)通过对帕拉德的研究的学习,认同科学研究的成功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组织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分析总结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细胞器间协同合作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形成一条探究的主线,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涉及的膜变化、生物膜系统、联系生活实际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脉络,切实理解整个过程,并能应用于实践。【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解决、抢答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讨论法为主,指导读书、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学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为主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巧克力图片、忙碌的生产线图片[设问]现在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屏幕上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如果你是巧克力工厂厂长,你要设置什么部门和车间来生产如此精美可口的巧克力呢?[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指出:[思考回答]所要设置的车间[回顾]说出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名称及功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常识,展开想象空间新旧知识衔接工厂中的车间各司其职,但是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除了有严格分工外,又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细胞内的“车间”——“细胞器”也一样,它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问回顾]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否只有一种?它们分别是哪些?感悟科学家的故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对此进行研究的是:获得1974年诺贝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