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苏教版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答题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物质是指()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基本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叶绿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C.动物和微生物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生物群落中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C.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5.对于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不断循环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C.能量不断流动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6.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A.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量生物遭灭绝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7.细菌、真菌对每个生物群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A.可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是消费者的食物来源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循环D.能将动、植物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8.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10.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碳循环是单向的D.水循环是单向的1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12.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3.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下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B.秋季,e﹢f﹤gC.春季,g﹦b﹢e﹢fD.冬季,d﹥c﹢f二、非选择题14.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D之间的流动是以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B为。(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的形式循环。(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1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模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元素的循环利用,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各是什么生物?ABCD(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①②③④⑤(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用箭头在图上表示。(4)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种类有。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方式属于,异化作用方式属于。(5)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②。16.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⑴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等固氮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⑵图中A物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中的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⑶另一些细菌如细菌可将C物质经⑤过程最终转化成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中起着重要作用。⑷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17.(2007年天津31Ⅰ12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