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车间防爆设计一,制药车间电力铺设中提高防爆安全的几条基本措施1概述在制药企业药品合成车间和提取车间,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达到爆炸浓度,遇到明火、高温、电弧等就会发生燃烧或者爆炸,这些车间自然就成了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因此,电气设计中必须把防爆安全作为设计的首要因素来认真对待。2提高电气防爆安全的几条基本措施2。1电线电缆及电气设备的正确选择与规范安装国标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指出,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2.1。1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电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2。1.21区内铜芯电缆最小截面为2.5mm2;而在2区,铜芯电缆最小截面为1。5mm2。灯具、开关以及电动机及其控制按钮应该选用防爆型,而且防爆等级要高于易燃易爆物质的级别组别.例如:提取车间内易燃易爆物质大多为乙醇,而乙醇的分类级别组别为IIAT2,所以我们应该选用防爆级别为dIlBT3以上的设备就可以了。灯具配线应穿镀锌钢管敷设,并采用三线制,即多加一根接地保护PE线。该PE线的截面应该与相线截面相同,而且应与灯具的外科进行可靠电气连接,镀锌钢管亦应可靠接地。动力配电线路的设应以桥架为主,所选用的电缆宜为阻燃电力电缆,且耐压1000V。电缆在设备附近沿墙或柱子穿管引下埋地敷设至电机旁,再用防爆(工厂用防爆电器的状况和分析)挠接管接至电机接线口。桥架或镀锌钢管在穿越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通过电气导管从危险区域扩散到非危险区域.密封点宜选在高危险区与低危险区隔墙处的低危险区一侧。电缆在1区、2区内,不得有中间接头.另外,防爆车间内最好不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设备。因为铁壳之间的碰撞、摩擦,以及不小心落在水泥地面上时均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使其成为点燃源。2.2防静电接地静电火花很容易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因此静电接地对防爆具有重要作用.静电接地干线宜在整个防爆区域内设置为闭合环形。明敷时,选用25X4的镀锌扁钢,沿四周墙壁敷设,高度距地面0.3m;暗敷时,选用40X4的镀锌扁钢,垫层下敷设。无论明敷还是暗敷,至少应有两点与总等位端子板相连接。接地支线选12X4或25X4的镀锌扁钢,与工艺设备及管道、暖通管道、金属容器、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连接处做好防腐处理。防静电接地系统的电阻值不大于1兆欧,专设的静电接地体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Qo在实际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或其他用途的接地体最为防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体(独立的防雷接地装置除外).当接地系统采用综合接地体方式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等于1Q.2。3防雷接地具有爆炸危险性环境的建筑物,应根据易燃易爆物质的性质划分为一类防雷或者二类防雷,并采取相应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的措施。防雷和接地的具体做法可以参考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本文不再赘述。只要设计合理的防雷接地措施才能有效的减少雷击灾害,从而降低发生爆炸危险的概率。2。4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当工艺流程的摸个环节出现异常时,在泵、管道阀门、法兰等处可能会释放易燃易爆的物质,这些物质单凭人的感官是无法察觉的.只有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才能比较直观的监测现场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混合物浓度,减少爆炸的危险性.当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器的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3-0.6m,过低时,室内洒水或室外雨水淋溅会对检测器造成损害,降低灵敏度;过高则超出了比空气重的气体易于积累的高度,可能检测不到可燃气体.当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时,检测器应高出释放源0。52m,且与释放源的水平距离取不大于5m为宜,这样可以快速的检测到可燃气体,减少从泄露到报警所需时间.可燃气体检测器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为了更加安全有效,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减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可以选用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LEL。一级报警可以联动现场或控制室的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