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讲人主讲人1现在的医学模式已不是单纯的“生物模式”,而是“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医生面对的是病人,是一个有血有肉会思想的人,而不是动物,心理治疗已成为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能够迅速成为现代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的原因。因此,在医治疾病的同时,医生就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这就要求医生和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这恰恰是建立在医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上。“沟通是心灵的桥梁”,只有通过沟通,医生才能掌握病人的心理,才能取得病人的信赖,才能让病人主动配合,才能成功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2为什么医患要沟通疾病3医患沟通的障碍我们尽量给您省钱治病是要花钱的国家今后会逐步减少患者的支付比例治好病再去挣钱病好了就快乐了4沟通难点人群5沟通好的结果6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凡病能治,还受着科学发展和医疗水平的种种限制。面对着一些疑难杂症,有些时候,医生也只能是有心无力。北大人民医院一位主任说:“我们应让社会明白,不是所有横着进来的患者都能直着出去……医院是一个不可能不死人的地方”。因此,有些时候,医生需要社会更大的理解和宽容。7美国一名医生格言有时有时去去治愈治愈常常常常去去帮助帮助总是总是去去安慰安慰8沟通是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沟通是思想和情感的连续流动过程。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9护患沟通调查有调查显示:有调查显示:30%30%护士护士不知道或完全不知道如何采用沟不知道或完全不知道如何采用沟通技巧,通技巧,83.3%83.3%护士对沟通方式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基本不了解,80%80%的临床护理的临床护理纠纷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纠纷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致。10责任护士首次床旁沟通病人在入院两小时内,分管护士须与病人或家属进行首次沟通。沟通内容包括介绍自己,介绍主管医生,介绍病区环境、科室的工作特点、工作规律、病房管理要求等,并把沟通内容记录于护理记录上。11住院期间技术性沟通住院前三天内,责任护士须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项目、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指导;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护理要求;医疗费用清单等内容,并把沟通情况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12文明礼貌用语(一)语言文明(1)用病人喜欢听的称谓,不以床号、编号代称;(2)操作时用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式语气;(3)病人吵闹或不配合时,予以耐心的安慰、开导,而不是训斥,顶撞;(二)学会赞美。13准确规范用语:(1)语言清晰,声调优美。(2)语言准确,言简意明。(3)语法正确,合乎逻辑。语言交流中的禁忌:(1)说话含糊其辞(2)过多使用专业术语(3)说教式的语言。(4)虚假式安慰。(5)态度欠佳。14服务忌语:(1)不知道,去问医生。(2)你怎么这么烦,又按铃了。(3)动作这么慢,像你这样,我们忙也忙死了。(4)你静脉不好没办法打,打针是痛的,喊什么。(5)家属陪着干啥的,叫家属做。(6)又来病人了,真倒霉。15非语言沟通是伴随沟通的一些非语言行为,影响沟通效果。是一种不很清楚的信息,但他比语气信息更真实,更趋向于自发和难以掩饰,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沟通。护士应注意自己非语言行为的影响,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有四种形式:一、体态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势和身体运动。1、目光接触: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目光反馈有利于谈话双方的语言协调,目光接触的多少可以反映听者的注意程度。162、面部表情:脸面是心灵的镜子,面部表情能迅速真实地反映复杂的内心活动,有位心理学家经研究总结出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语句+38%的音调+55%55%的面部表情的面部表情,护士在与病人交流时尽量使自己的面部表情自然可亲,同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变化。173、身体运动的姿势:肢体语言,用手势配合语言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是医生工作常用的技巧。身体运动提供的是情绪的强度,而面部表情提供的...